多家醫藥股漲停,醫藥股的“春天”要來了?

2月12日,得益於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刺激,A股的醫藥板塊走出了年前“黑天鵝事件”大幅回調的陰霾,迎來了超跌反彈行情。

從盤面上來看,生物醫藥、化學制藥、免疫治療、中藥、基因測序、醫療器械等醫藥產業鏈板塊攜手唱多。截止收盤,在化學制藥板塊之中,健友股份(603707.SH)、海南醫藥(000566.SZ)、衛信康(603676.SH)等個股漲停,譽衡醫藥、廣生堂等個股大漲;在生物醫藥板塊之中,銀河生物(000806.SZ)、四環生物(000518.SZ)等個股漲停,華東醫藥(000963.SZ)、泰合健康(000790.SZ)等個股跟漲。

多家医药股涨停,医药股的“春天”要来了?

消息面上主要是受給予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影響,從中國政府網獲悉,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加強癌症早診早治和用藥保障的措施,決定對罕見病藥品給予增值稅優惠。此外,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減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國務院此次連發多項措施,推動癌症診療和藥品研發生產,有助於從事抗癌藥研發和智慧醫療領域的醫療企業降低負擔,加快推動新品上市。

那麼,這個利好政策到底是什麼呢?

國務院常務會議直接指出,加強癌症、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關億萬群眾福祉。具體來看有三項措施:

一要加快完善癌症診療體系。堅持預防為主,推進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努力降低死亡率。強化科技攻關,支持腫瘤診療新技術臨床研究和應用。發展“互聯網+醫療”,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

二要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註冊審批,滿足患者急需。

組織專家遴選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完善進口政策,促進境外新藥在境內同步上市。暢通臨床急需抗癌藥的臨時進口渠道。落實抗癌藥降價和癌症患者醫療救助等措施,修訂管理辦法,加快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頻率,把更多救命救急的抗癌藥等藥品納入醫保,緩解用藥難用藥貴。

三要保障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用藥。從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減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

值得注意的是,從以上頒佈的利好政策來看,不難看出國家對少數患者用藥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升。當然,在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券商對此發表看法。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閆天一指出,醫藥行業受到”4+7”帶量採購等醫保控費相關政策影響,整體行情尤其是藥品板塊前期出現大幅下跌。近日國務院已正式發佈全國帶量採購試點通知,此輪帶量採購政策正式落地,短期內或對相關品種和公司業績產生影響,但對整體行業的影響有限;中長期來看在行業規則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仿製藥企有望突出重圍並實現向創新藥的轉型,因此醫藥板塊分化走勢將是長期趨勢。醫藥板塊2018年市盈率23.56倍估值處於合理位置。

帶量採購試點執行方案落地,執行尺度較為溫和、有利於信心恢復。中泰證券分析師江琦指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要求對於通過一致性評價但未中標的產品的支付標準可通過調整自患者付比例和階梯式降價在2-3年內實現向中標產品看齊,給予調整時間好於市場預期。我們認為,前期市場對政策的預期過於悲觀,相對溫和的執行方案有望帶來板塊估值修復。

光大證券指出,當前市場對醫藥板塊較為悲觀,但政策底已現,且存在修正可能,不必過於悲觀。這和他們此前判斷的“醫藥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可加大配置”的觀點是一致的。其表示仍堅定看好“創新+升級”,包括四個方向:

①創新產業鏈:創新藥+CRO政策受益明顯;

②健康需求升級:控費免疫且受益消費能力提升;

③醫療器械:醫技科室地位提升,國產企業嶄露頭角;

④藥店:產業鏈地位、終端價值提升,市場進一步集中。

上海證券表示,短期來看,國家醫改政策方向逐漸明朗,醫藥板塊有望逐步修復前期過度悲觀的市場預期,一方面,具有品種優勢、在一致性評價中進度領先、銷售能力強的仿製藥龍頭有望通過落後產能的淘汰和進口替代等途徑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疊加過期專利藥、輔助用藥等品種醫保支出佔比下降等因素,優質仿製藥企業有望逐步實現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繼續關注受政策影響較小、業績確定性高的細分板塊,如創新藥、連鎖藥店、醫療器械等。

平安證券更是指出,行業進入信心恢復期,希望如鑽石般珍貴,在政策預期趨於明朗、行業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背景下,醫藥板塊性價比具備優勢。

總體上來看,隨著政策支持進一步明確及多樣化,機構普遍預期會在審評速度、醫院准入、產品定價及醫保支付等方面進一步給予大力支持,罕見病用藥研發及罕見病用藥評價服務提供商有望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