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北京》:第十七章 事出有因

第十六集 工作

简介:史蒂夫参观了马莉的实验室,对马莉的工作大加赞赏。晚上,史蒂夫临时接替本到酒吧驻唱,马莉暗自光顾,本来不想惊动史蒂夫,但是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决定现身,接他一起回家。

第十七章 事出有因

两个人回到家,已经接近凌晨三点。

简单洗漱,史蒂夫先上床躺下了,从上车到现在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马莉换了睡衣,打开床头灯,关了大灯。走到床边,轻轻地躺下,两个人脸对着脸,史蒂夫闭着眼睛,马莉看着这张脸感到熟悉而又有点陌生,他的胡子已经长出来了,不长不短,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她关闭了床头灯,不一会儿,史蒂夫那边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马莉翻过身,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眼角流出液体,一滴、二滴、三滴,终于穿成串形成了珠链,形成了小溪。一会儿,枕巾湿了一片,眼泪流得无声不息。

她起身走到大厅,倒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药瓶,倒出几片药放在嘴里,又回到床上,重新躺下。

《爱在北京》:第十七章 事出有因

早上,床头的闹钟拼命的叫着,一遍比一遍高昂,一遍比一遍响亮,叫了不知多少遍,史蒂夫被从睡梦中叫醒,他使劲推醒马莉,她半挣着眼睛看了一下闹钟,慌忙起身,下床。

“我要迟到了。”嘴里说着,人已经冲进了洗手间。

史蒂夫躺在床上,脸对着马莉的方向:“你在家吃早饭吗?”

“不吃了,你再睡会儿。”马莉的声音伴着洗手间的马桶声音。

马莉在街边买了一份煎饼果子,边走边吃,急急忙忙来到教研室,拿起分子模型教具,匆忙往教学楼走去,虽然画了淡妆,眼睛的黑眼窝还是很明显。

家里,墙上的时钟指向九点半,史蒂夫穿着短裤来到厨房,打开冰箱。

昨天下午,本给史蒂夫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机场,希望史蒂夫晚上救场。他去过本的酒吧几次,都是下午或晚上,夜场在马莉出差时去过一次。因为本,他和乐队的几个人都认识了,和台湾老板也见过面,台湾老板英语不错,与史蒂夫聊过一次,对史蒂夫印象不错。那天拍外景,闲暇时史蒂夫弹奏并演唱过一首歌,乐队的几个人都吃了一惊。

史蒂夫在墨尔本时,在朋友开的酒吧里唱过歌,每周去一两次,每次唱一两首歌,那是一分业余工作,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找一个舞台。

撂下本的电话,他匆匆忙忙给马莉留了一张纸条。匆忙来到酒吧,他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一无所知,老板把当天的工作给史蒂夫做了介绍,把本当天的歌单给了他,本唱的很多歌他都不会,和乐队商量换了几首歌,练了一下,老板怀疑的目光终于有了一丝信任。从晚上九点工作到凌晨2点,要唱十首歌,还要看客人点歌情况增加,这个工作量吓到了史蒂夫。

第一天工作,史蒂夫非常紧张,因为和乐队的配合不熟悉,他大多数情况选择自弹自唱,因为是自己熟悉的歌临时练习了几遍,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但是他自己知道,有些地方的词是错的。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午夜演唱也非常不适应,一个晚上,他好像拼尽了浑身的气力。

马莉昨天去酒吧让他吃惊不小,也让他很愧疚,他准备中午做午餐犒劳一下她。

史蒂夫在家里一边听歌曲,一边做家务,准备午餐。时间过得很快。

《爱在北京》:第十七章 事出有因

马莉下课,来到自己的实验室,听学生们的实验汇报,不时地打着哈欠,眼泪从眼角挤出来。学生问老师是不是不舒服,马莉解释没有睡好。听了一半的汇报,她实在坚持不住,告辞,回到研究生宿舍,拉上窗帘,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十一点多,史蒂夫给马莉发了微信,让她中午回来吃午饭。半个小时不见回复,他以为她在上课,不敢打手机。就又发了一次信息。

直到十二点,到了午休时间,他拨通了她的电话,电话铃响了,还是那首熟悉的歌《There is love》,歌听了几遍,没有人接听。

史蒂夫等了半个小时,也没见马莉回复,自己一个人做完饭,把半成品的鱼排和虾排放在了保鲜盒里。

《爱在北京》:第十七章 事出有因

马莉一觉醒来,有点睡懵懂了,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什么时间了,拍了一下脑门,看看四周才反应过来,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两点,慌忙起身,穿上鞋就往外跑。

外面阳光普照,马路上晒的像要冒烟,马莉的心已经着了火。上课时间,校园里人不多,马莉飞快地向实验楼跑去,进得实验室,里面坐满学生,学生们七嘴八舌正在议论,马莉出现在门口,学生们立刻鸦雀无声。

“抱歉,我迟到了,稍等,我马上就来。”

马莉到办公室拽了一件白大衣,边穿衣服,边往实验室走。

谁都知道老师上课迟到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学校把这类事件称为教学事故,马莉从教20年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

马莉讲解完实验理论,学生们开始实验,她刚下讲台,就被教研室主任叫了出去。主任上来就问迟到原因,马莉很诚实,说自己睡过点了。主任面带难色,说学生已经把事情捅到了教务处,刚才教务主任电话打给了他。

马莉很直接,当场表态愿意接受学校任何处分,主任让她好好想想,不要意气用事,这不但关系到她个人,还关系到整个教研室的声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