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每當羊年來臨,家家戶戶都會貼上了喜慶的對聯和橫批。

可仔細看,有的橫批上寫的是“三陽開泰”,有的則寫的是“三羊開泰”。那麼,到底是“三羊”還是“三陽”呢?有人甚至認為,“三羊”就是“三陽”的錯別字。其實,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刨根問底從頭說起。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羊年春聯

“三陽開泰“是正宗


“三陽開泰“這個詞來源於《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八八六十四卦裡有一個“泰卦”,這個卦象象徵吉祥亨通、平安祥和之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又分為六爻,每爻相連的為陽爻,斷開的為陰爻。而泰卦是上面三個陰爻,下面三個陽爻。據《漢語成語詞典》解釋:“《易經》以十一月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釋是,《易經》以正月為泰卦,古人認為是陰氣漸去陽氣始生。農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後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于右任書法《三陽開泰》


“三陽”意為春天開始,表示冬去春來,陰陽消長,萬物復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三陽”依照字面來析,解釋為三個太陽比較直觀,既朝陽、正陽、夕陽。“朝陽啟明,其臺光熒;正陽中天,其臺宣朗;夕陽輝照,其臺騰射”,均含勃勃生機之意。“三陽開泰”也作“三陽交泰”,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成為歲首人們用來互相祝福的吉利話。


實際上,近年來,用相近或相似的字將成語改成時髦的流行話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特別是到了春節的時候,這種現象更為明顯。猴年一到,“馬上封侯”就流行;雞年一來,“大雞大利”就成了祝福語。羊年到了,人們大量用“羊”做諧音字加入成語中,也是想表達一下喜悅的心情,所以“三羊開泰”也好,“羊羊得意”、“喜氣羊羊”也罷,都出現在一些公共場合。羊年到了,為了增加喜氣用諧音字的做法可以理解。牽涉不到祖國語言純潔不純潔的問題。況且,“三羊開泰”的用法並不是現代人發明,而是自古有之。


“三羊”始自《西遊記》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西遊記


《西遊記》中有這麼一段故事,說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留宿在一處寺廟。第二天,唐僧被寺廟的僧人留下多住一晚,徒弟們則繼續趕路,就在這一晚唐僧被妖精捉去山洞裡。此時悟空來到此山上探路,看到對面走來三個人正趕著三隻羊下坡,口裡喊著“開泰,開泰”。悟空認出他們是神仙,便走上前去,責怪他們沒有保護唐僧,神仙回答:“你師傅寬了禪性,只知在寺內尋歡,豈不泰極生否?特設此三羊,以應開泰之言,喚做‘三陽開泰’破解你師之否也。”“三陽開泰”在此處被巧妙地運用,於是,自《西遊記》問世之後,每逢過羊年,民間喜歡在迎春的時候,故意用“三羊開泰”來取締“三陽開泰”以望取得雙重吉利。長此以往,“三陽開泰”和“三羊開泰”在民間基本成了一個意思。


明清時期,民間傳說曾把青陽、紅陽、白陽,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民間喜用的“三陽開泰”是一種吉祥語,它表示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意義,也是興旺發達、諸事順遂的稱頌詞語。


古今畫家也喜把羊當作題材。


清宮畫家郎世寧的《三羊開泰圖》便是一幅寓意萬象更新,吉祥如意的傳統年畫。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清 郎世寧 三羊開泰圖

母子三隻羊畫在一起,母羊護子,子羊依母,充滿慈愛祥和。


中華木作大師薛愛民依據郎世寧原畫而創作的【工筆檀雕】作品《開泰圖》,榮獲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中華木作大師薛愛民工筆檀雕作品《開泰圖》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舊時解夢書上析夢羊也多吉兆,如“騎羊上街主得財”、“牽牛羊來家歡樂”等。民間還有沿襲古老的“羊日”說:相傳農曆正月初四為羊生日,這天,人們看天氣陰晴來佔當年養羊業是否興旺,俗信晴主育,陰主災。可見,“三羊開泰”的說法早已被中國人所接受。


“羊”咋成了吉祥語

羊性情溫和,生命力旺盛,是古代祭祀用的佳品,而且它的犧牲、順從的精神又與善、美掛鉤,所以善、美、羨、祥、詳、鮮、羹、群等字都是羊字頭。“美”字有“羊大為美”之說。相傳漢高祖劉邦未發跡時,曾夢見佳兆“羊”,他任職亭長時,夢見他追著一隻大羊,當追上時,立即動手拔掉羊角,扯去羊尾。劉邦請人解夢,說這正是他將為帝王吉兆,“羊”字去角、尾正是“王”字,後來劉邦果真成了關中王,最後建立了漢朝。那麼可以理解為,將“三陽開泰”寫作“三羊開泰”同樣都有吉祥的寓意。


「檀雕之美」“三陽開泰”與“三羊開泰”


追根溯源,原來《說文解字》中早就說過:“羊,祥也。”

另外,“陽”和“羊”同音,所以,羊在中國古代又被當成靈獸和吉祥物。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執贄》裡還認為羊“有角而不任,設備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啼,類死義者”。可見,羊真是不折不扣的“仁義”之君。再者,從古代器物上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銘文都寫成“吉羊”。“羊”通“祥”的例證還有很多。譬如,在古代,宮廷中小車多稱羊車,即取意吉祥之車。普通老百姓喝酒行令時說的“三羊開泰”也為羊年春節酒宴上的吉祥話之一。


由此可見,這兩個詞都屬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且約定俗成,沿用已久。我想,還是沒必要在“三羊開泰”還是“三陽開泰”上糾結了。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本頭條號,加關注,有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