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丁克的433是一個虛構的空筐 別拘泥於形態

1勝1平,希丁克之隊以不敗的成績開始了433在中國的探險故事。如果民意測驗更喜歡哪一場,我想群眾的選擇多半是第二場的1比1戰平冰島。看上去,第二場更有傳控的內容,90分鐘內技戰術發揮的穩定性和均勻度遠勝首場。首戰泰國,有一種抽風的感覺,波峰和波谷的反差有一點大。波谷的時候,幾乎不會踢了。

希丁克的433是一個虛構的空筐 別拘泥於形態

打的是同樣的433,雖然首發徹底換了人,但為什麼兩戰有這麼大的反差?這是因為兩戰的戰術重心不同。首戰的重心靠近對方的大禁區線,強調控制的空間非常靠前。而次戰的重心往後退了20-30米,更加強調對中場的控制。

繼續追問下去,為什麼改變打法,以及兩戰可以不可以交換打法?讓我們複習一下足球比賽的三個面向。

實力強的,就是以我為主的面向,強調打出自己的特點,不考慮對手是個啥情況,極端一點,教練可能都不怎麼看對手的比賽錄像。比如歐國聯杯荷蘭2比0法國的比賽就是如此,荷蘭人不在乎世界冠軍超強的防守能力,上來就是尺度很大的高位逼搶,表現了強大的內心和向前的渴望。不是說荷蘭比法國實力一定強,而是說荷蘭球員自身的能力達到了完成戰術的程度,簡稱能力強。第二個面向,一般是實力不足的,強調針對對手的特點能力來構建技戰術打法的球隊,重點是抑制對手的發揮。第三個面向,決定於比賽性質和類型,比如淘汰賽就得傾向於防守。

顯然,中國隊是第二種面向。表面上看,對泰國的打法很像荷蘭打法國,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泰國人最弱的後防線。同樣道理,冰島最弱的是中場,所以強調控制的空間就從前場回撤到中場,總是去掐對手最弱的一環。

不難理解,兩戰交換打法的話,最後的比分就不是1勝1平了,可能是2平甚至2負。為什麼?打腳下好的泰國人,必須在源頭上控制他們的倒騰。如果退到中場才開始攔截的話,等於是給了他們20-30米左右的縱深空間進行傳控,等他們倒騰開了,並向前發展了30多米,中場堆再多人就晚了。冰島球員的身體力量比我們還好,所以如果高位的話,費力不討好不說,關鍵是身後的中場一旦被突破,以他們簡單直接的衝擊型打法,相當於大門之前沒有屏障。

由此,不難推論,今晚打墨西哥,大概還得像打泰國那樣打高位。另外,我們的兩套首發,很難講誰是主力,誰是替補。也許,這個觀念就應該被拋棄,日本球隊很多時候就搞不清楚誰是主力誰是替補。

希丁克的433,就不是一個只有一個面向和一個狀態的戰術形態,而是一個虛構的空筐,能夠裝進去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某種意義上,433、4231等有誤導之嫌。不要拘泥於這個東西,荷蘭隊有時候打出來的是2323。說433是開球的站位,也失之簡單。戰術的核心對空間、時間和整體的敏感,場上11個人共同想像出來的對空間的分割和控制,它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隨時都在變化的一個東西。這是足球最高級的東西,往往就是說不清,道不明。好比佛經裡就講了,一旦落於文字,就不是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