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破60亿或更高,但仅以58亿“收盘”

本可以破60亿或更高,但仅以58亿“收盘”

2019年春节档,中国内地共有超过8部新片上映。根据中国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春节档(除夕至初六)电影总票房达到5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创同期历史新高。大年初一电影票房达到14.43亿元,同比增长近13%,再次刷新了单日票房纪录。其中,由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吴京、李光洁等主演的《流浪地球》获得票房冠军,该片于2月5日上映,截至2月10日晚,票房突破20亿元。

但依照以为春节档的上座率来看,今年本可以破60亿甚至更高,但因为高票价,“阻碍”了大量的观众进入影院,上座率缩水严重,只是依靠高票价才维持了票房的高位。不能不说,院线用一种极度危险的“饮鸩止渴”的方式在掠夺市场。并间接地催生了盗版市场的火爆,大年初三有人已经把所有的春节档影片都已经“下载停当”了。

2019年的“春节档”期间,笔者刷了三部影片,分别是《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虽然《流浪地球》的口碑最好,评分最高,但其实已经看过的另两部影片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比某些评分要略好一些。

实际上,当有评分“系统”出现之后,尤其是貌似是第三方的评分体系出现之后,人们就越来越在意评分本身,对于评分高的,在选择的时候,也经常会得到一种从众的趋向。

本可以破60亿或更高,但仅以58亿“收盘”

笔者在影院等候的过程中,在电梯里,听到有人就是以评分来决定购买哪部影片。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绑架”。个人的观感不同,共鸣点不同,认知不同,喜好不同,或许不见得就非要以评分为唯一的参照物。

但很多时候,群居的人类更喜欢听从一些意见引领,比如朋友圈,比如评分体系,比如谁谁谁说来,什么影片好看等等。而忽视了自己观看的个人喜好和认同。甚至在收音机里主持人也说,当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那么就按照评分来看啊。

《流浪地球》的评分很好,口碑不错。但依旧有一些BUG,比如对人工智能的“低能”蔑视,在一些桥段的设计上也有硬伤,但瑕不掩瑜,依旧是一部良心之作。

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有震撼感,甚至被一些桥段感动地潸然泪下。催泪点其实有好此处,比如吴孟达饰演的姥爷的牺牲,比如朵朵最后的“全球广播”,笔者看得也是热泪盈眶的,时不时地用纸巾去拭泪,因为在不自觉中就会有代入感,就有感同身受的一种“触感”,不由得不感动。

本可以破60亿或更高,但仅以58亿“收盘”

不过,如果再去“二刷”的话,就不见得会进影院了,这种略带“沉重”感的影片看一次就可以了。相对来说,如果是一些“搞笑”的影片倒可以继续去“乐呵乐呵”,生活已经给我们背负上了很多沉重的“枷锁”,我们还是选择乐观向上的心态,起码可以放松一下身心也是好的。

但很遗憾的是,今年春节档的几部“搞笑”的影片,可以说,都没有达到预期,有点遭受滑铁卢的味道了。无论是《疯狂的外星人》还是《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等等。当然,有一些影片归于喜剧也很牵强,但本来是可以去刷一遍的,但因为院线的票价过于高企,让原本的计划出现了偏差。相信很多人也是在这种无奈之下,直接放弃去院线观影了。

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并没有真正地“火爆”起来,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票价的“拖累”。如果没有涨幅过于凶猛的价格“拦截”,相信几部本来预售不错的影片不至于是现在的成绩。

很多人,尤其是举家一起的都会去刷一些的,但因为票价的“蛮不讲理”,直接导致了这些影片的票房并不理想。尤其是《疯狂的外星人》,要知道之前是有28亿保底的,但如今看来,破20亿已经算不错了。

本可以破60亿或更高,但仅以58亿“收盘”

至于《神探蒲松龄》《廉政风云》更是惨不忍睹了。更主要的是,这次院线价格大幅上调有点倒金字塔的趋势,越是小县城的涨幅越大,相对而言,大城市的涨幅要略小一些。而处于毛细血管的小地区,恰恰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直接拉高了这个区域的票价,无异于自掘坟墓,很多人转向“盗版”就说明了问题。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影片本身的票房走向。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是喜欢一种相对性价比的娱乐方式,本来百十来块钱让一家人可以快快乐乐地看一场“不痛不痒”的影片欢度春节,已经成为春节的新“时尚”,而如今却要几百块的时候,人们就会衡量,值,还是不值?当后者占据主流的时候,进影院的愿望就会大打折扣。

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的院线,其实都是苍白的理由,经营不好,成本太高等等,都不是借着春节大幅度涨价的理由。要考虑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及可以接纳的范围,也不要说什么补贴都取消了等。服务、管理、经营模式等才是制约院线发展的瓶颈,价格只是其一,不是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