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講述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峰的故事。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這個故事光是真實歷史就足夠刺激了……

簡述一下:

1955年,中國在蘇聯第一次接觸到現代登山運動,當時蘇聯登山發展很快,但蘇聯境內沒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於是兩國達成協議,在中國境內共同登山。

對中國來說,攀登高峰有特殊政治意義:當時中國與尼泊爾正在商討珠穆朗瑪峰主權歸屬,中國主張一國一半,但尼泊爾曾於1953年成功登上珠峰,以此理由拒絕:你們都沒登上過珠峰,怎麼能說它是你們的?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登上珠峰迅速變成決定主權歸屬的政治任務。

1958年,中國登山協會成立,隊員們在蘇聯進行訓練,並在當年年底到達拉薩,籌備次年的聯合登山計劃。但在1959年3月,西藏地區發生叛亂,登山隊的體能訓練變成了軍事訓練,並與當地政府和駐軍一起直面了叛軍的攻擊,在解放軍進入拉薩後也擔任了一部分搜索布達拉宮和押送俘虜的任務。因此事件後主謀者潛逃至印度,蘇聯以“不想引起友好國家印度不滿”為由放棄登珠峰計劃,中國建議1960年重啟計劃,蘇聯則希望延到1961年。事實上,這是中蘇兩國裂痕逐漸加大的表現之一,在1960年下半年蘇聯就與中國決裂了。

中國人決定,不等了,自己上。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1960年2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組成,共有214人。為保證主力隊員體力,登山隊派出192人的先遣隊,建立起大本營及位於5400米、5900米和6400米的三個高山營地,隊員們把幾千公斤的高山裝備、食品和燃料等先行運到這些營地。這192人的名字都沒有機會出現在新聞裡。

3月,在國外採購登山裝備的人意外得知,印度人也要登珠峰,消息傳回,登山隊頓感時間緊迫。為了適應環境和在更高處建立營地,中國登山隊先後三次進行高山行軍,兩名隊員因此犧牲。在第三次行軍中,他們遭遇暴風雪,50多人凍傷,包括隊長史佔春在內的多名主力被送進醫院,史佔春流著淚說,今年可能沒法登頂了。但這時候,印度人開始登峰了,而且也已經前進到8000多米的營地。中央指示:不惜代價登頂。 5月17日,中國登山隊發起突擊。5月24日上午9時,四名隊員許競、王富洲、劉連滿和貢布從最高營地出發,攝像師屈銀華也跟隨拍攝,但許競因體力消耗過大,無法再前行,原本只打算跟到半途的屈銀華只能臨時頂上。海拔8700米處,劉連滿為了託舉隊友攀登而耗盡體力,其他三人連夜摸黑繼續前進。 最後一百多米,他們用了十多個小時,體力耗盡,補給耗盡,氧氣耗盡,但就像諸多登山家所說的,“當你再也沒有可以向上的地方,你就知道自己到峰頂了。”他們終於到了走無可走的最高處。王富洲用鉛筆艱難寫下“王富洲等三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的紙條,與一面國旗和一尊毛主席半身像一起放在了頂峰附近的碎石下。

吳京籌拍新片《攀登者》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三名隊員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與此同時,印度人因風雪,在8600米處放棄了攀登。

1961年10月5日,中國與尼泊爾正式簽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主權歸屬中國。

這一部片子對於這一事件有很好的反應,讓我們去了解這一段不被廣大群眾知道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