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珠藏革命烈士紀念碑

珠藏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織金縣縣城往南23公里的珠藏鎮。

1950年1月8日,國民黨織金縣政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強兵壓境的形勢下,被迫接受解放軍和平解放織金,國民黨在織金的統治結束,人民政府在織金建立。1月中旬,以潘增合為區委書記,趙天耀為區長的五區(珠藏區)人民政府在嶺南(今熊家場鎮)成立。

織金珠藏革命烈士紀念碑

區人民政府成立以後,潘增合、趙天耀等隨即在全區範圍內開展“民主建政”工作;帶領區、鄉幹部積極發動群眾,組織區鄉農民協會,掀起聲勢浩大的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和徵糧支援前線的群眾運動,使長期受地主、土匪等封建勢力殘酷壓迫的五區燃起了革命火焰。

五區是織金的南大門,是匪“八縣總指揮”李名山的老巢。1950年3月,各縣土匪相繼叛亂,貴州形勢趨於緊張,李名山以為反攻復辟時機已到,趁機從貴陽(李名山此時在貴陽學習)潛回織金,意欲掀起一場全縣性的推翻人民政權的反革命武裝暴亂。

織金珠藏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這場反革命暴亂中,五區顯然是判匪首當其衝的目標,3月23日,潘增合等在珠藏老街工作時,被匪首李名山之子李成英率眾匪圍攻,潘增合等臨危不懼,英勇抗擊,不幸中彈犧牲。24日,五區政府遭到李名山匪部數百名匪徒一天一夜圍攻,區長趙天耀等先後英勇犧牲。織金收復後,人民政府將在珠藏犧牲的潘增合、趙天耀、趙貴新、何恆昌、趙虎秀、郭守田、韓炳南、梁漢英、田夲玉、趙桂新、李天躍、蔣連長(至今無法查該人名)等12名烈士的屍骨收集起來進行埋葬,並在1974年1月,在烈士長眠處修了革命烈士紀念碑。

1981年,織金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