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雕琢“法治年輪”的老檢察官: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是新中國第一代檢察官;

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的見證人;

執著雕琢著“法治年輪”。

就是“全國模範檢察官”杜雲的父親杜昂恆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檢察工作,杜昂恆經歷了桂林檢察機關的成立、撤銷與重建,對他而言,“檢察”二字已無聲地融入到生命中,刻骨銘心。

日前,精神矍鑠的杜昂恆特地穿上珍藏多年的老式檢察制服,娓娓講述檢察的老故事,舊情懷,新希冀。

從“賣菜人”到“檢察官”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87歲高齡的杜昂恆是山西五臺山人,青年時代從軍。從部隊退伍後,他便來到桂林工作。1953年4月,桂林市人民檢察院成立。當時還在公安部門工作的杜昂恆被調到檢察院工作。

“當時整個檢察院只有5個人”回憶起60多年前的情景,杜昂恆說,市檢察院成立之初的辦公條件十分簡陋,辦公室只有3間小房,整個檢察院只有一輛辦案用的自行車。在文化大革命中,桂林檢察院被撤銷,杜昂恆被調到桂林市蔬菜公司。雖然離開了檢察崗位,但他同樣認真面對新的工作。“‘賣蔬菜’也是為人民服務。”杜昂恆就如一塊磚,搬去哪裡都實誠。

直到1978年,根據中央文件精神,桂林市委決定重建桂林市人民檢察院。恢復重建的市檢察院於1979年5月正式掛牌辦公。說起重新回到檢察院的那段往事,杜昂恆記憶猶新:“之前沒有心理準備,突然有一天一位老同事找到我,說檢察院要重建了,讓我回檢察院工作。我說,讓我考慮20分鐘。20分鐘後,我說去!於是我就快速辦理相關手續回到了檢察院。”

重建後的檢察院,一切工作從“零”開始。重建後的檢察院只有20多個人,人員數量相對於整個院的工作量實在“捉襟見肘”。“我們既要當辦案人員,又要做勤雜人員。當時整個檢察院只有幾輛舊單車,一位同事還託關係從其他單位借來了一輛破吉普車,我們自己花錢修好後用於辦公。”杜昂恆這樣回憶那段崢嶸歲月。

在當時百廢待興的背景下,檢察官最大的挑戰要數法律專業知識的不足。杜昂恆笑言:“在那個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法律的‘門外漢’,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才能承擔起這份重任!”他和同事們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辦案水平和專業素養,以適應改革開放新時代對檢察官提出的要求。

“驚天劫案”的公訴人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轟動全國的李雙才等人持槍搶劫銀行案是杜昂恆辦理的一起大案。提起當年辦案時的情景,他依然難掩激動。

1980年6月,李雙才等人密謀盜竊桂林原柘木公社同心大隊民兵營五十式衝鋒槍1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8支。1981年1月,李雙才等14人駕駛汽車,攜帶盜得的武器到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預謀搶劫大圩銀行營業所。途中,李雙才等人還爬上電線杆,破壞電話線路,使通訊中斷。到達營業所後,李雙才等人打傷、刺傷營業所工作人員4名,搶走人民幣7000餘元。

接報後,公安人員迅速趕來處置。李雙才在抗拒抓捕中投擲了手榴彈,當場炸傷數名群眾。案件轟動全國。

在桂林市委的主持下,公安機關迅速破案,將李雙才等人全部抓獲歸案。桂林市檢察院指派杜昂恆等檢察官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固定關鍵證據,鎖定證據鏈條,對犯罪團伙形成打擊合力。從參與對主犯的訊問,到審查批捕再到提起公訴,杜昂恆等檢察官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終,案件成功辦結,李雙才等案犯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一起冤案的糾錯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杜老年輕時工作的照片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1981年,杜昂恆辦理了一起公安機關移送審查逮捕的案件,並通過有效監督避免了一起錯案的發生。

當年,公安民警陽某在桂林機場被搶劫了隨身攜帶的手槍。案發後,公安機關將犯罪嫌疑人文某、陸某抓獲,並將此案移送市檢察院審查逮捕。杜昂恆在審查此案時發現:兩名嫌疑人一直否認實施了犯罪行為;陽某與當時在場的女青年黃某及兩名嫌疑人認識,但在問話時都不能肯定搶槍是這兩名嫌疑人所為;本案的其他證據之間也不能相互印證。杜昂恆在辦理此案時尊重事實和證據,作出不批准逮捕意見。同年7月,公安機關偵破了另一起持槍搶劫案,據犯罪疑人蔡某等交代,他們才是搶劫公安民警的“真兇”。

杜昂恆說,偵查監督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正是檢察機關依法監督,對執法的“公正”是一種保障和督促。

群眾合法權益的守護人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矗立在檢察院大堂的檢察誓言,也是杜昂恆從事檢察工作的座右銘。在他的身體裡,跳動著一顆為困難群眾解憂的心。即便退休,初心不改。

有一次,杜昂恆陪老伴去醫院看病時瞭解到,一名三輪車車手被城管隊員打斷兩根肋骨,住進醫院,而肇事者單位試圖找關係修改傷情結論逃避責任。知道此事後,杜昂恆告知三輪車車手到市檢察院去控告。此案被市檢察院當時的法紀科立案查辦,責任人被依法追究了法律責任。責任人所在的單位對三輪車車手進行了道歉和慰問。

“人民檢察官就要維護人民的利益,否則就愧對‘人民’二字!”杜昂恆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在群眾的心裡,杜昂恆就是那個時刻裝著民生民利的老兵,就是那個為群眾伸張正義的老檢察官。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法治信仰”的傳播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仗劍護法,懲治犯罪。在杜昂恆的影響下,兒子杜雲也子承父業,幹起了檢察工作。

杜昂恆從小對杜雲要求及其嚴格,養成了杜雲做事極為認真的品格。杜雲從部隊轉業後面臨擇業。杜昂恆問:“兒子,你想幹哪行呢?”杜雲回答:“爸,我早就想好了,可能您也猜得到,我想幹檢察工作,和您一樣!”杜昂恆拍著兒子堅實的肩膀連聲讚許:“好,好,好!”

進入檢察機關工作,杜雲傳承了父親認真做事、永不服輸的品質,忠實踐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宗旨,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杜雲辦理了一起起案子,為老百姓討公道,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因積勞成疾,杜雲病倒了。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杜雲還在病床上辦案,把工作當成治病的良藥。杜雲最終倒在了檢察崗位上,生命定格在48歲。

提起杜雲這個好兒子,杜昂恆仍黯然神傷,喃喃說道:“兒子走太早了,如果他還在,肯定還能辦成一些漂亮的案子。”

堅韌、堅守、堅持——這是杜昂恆幾十年來嚴於律己的工作作風。在他看來,自己與檢察工作的這份不解之緣,早已化作了一種深深的情懷。一家兩代“檢察人”,在他們的身上詮釋了不同時代的“法治信仰”和“檢察精神”,激勵著我們新時代的檢察官要更加努力工作,為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檢影」辦不了“驚天劫案”的“賣菜人”當不了“法治年輪”雕琢者

審核:鄧鐵軍

文字:鄧鐵軍 劉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