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在極寒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大片的燥熱沙漠中,一座巨大的山系拔地而起,勾勒出中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這就是祁連山。祁連山長度接近800千米,寬度達300千米,它並非一條單獨的山脈,而是由千山萬嶺連城的一片山的“海洋”。它是深刻影響中國西北地區氣候與自然環境的一條重要山系。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祁連山地理位置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祁連山

然而,在歷史學家眼裡,它已經遠遠超越了地理學意義,成為東西方文明溝通所倚仗的自然之源。如果沒有祁連山,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便不復存在,如果沒有祁連山,也許就不會有張騫出使西域的壯舉,也就不會有絲綢之路沿途播散的燦爛文明。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河西走廊

有專家說過:祁連山可以毫不遲疑地說是整個西北地區的“父親山”,如果沒有祁連山的存在,中國的騰格裡沙漠、新疆的沙漠和柴達木盆地就會連成一片。整個西北就是一個寸草不生的境地了,整個西北的面貌就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無法想象的變局,我們今天的中國將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看到的這個樣子。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祁連山

那麼祁連山為何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形成改變了荒漠的氣候環境,並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軌跡的呢?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長城》中的有個片段場景,色彩華麗,壯闊雄渾的自然環境撼人心魄,《長城》的取景地正是張掖市的彩色丘陵。其實不只《長城》,《三槍拍案驚奇》等諸多電影都在這裡拍攝,這片兼具華麗色彩與蒼涼剛勁的自然傑作,不僅是藝術創作作者的最愛,它的背後還隱藏著祁連山形成的秘密。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影視資料

在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的南臺村,眼前的景象讓人震撼。層次分明的色彩在山中流動,形成數百千米綿延不絕的彩色畫卷。據當地人介紹,每到雨後這片彩色丘陵便色彩濃烈,紅如火焰,綠如瑪瑙。 這片肆意張揚的彩色大地是如何出現在祁連山下的呢,這些複雜絢麗的色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七彩丘陵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七彩丘陵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七彩丘陵

曾經有人說是五彩,有人說是七彩,實際它有九到十二種顏色組成,主要是金屬元素成分起作用。採取樣本經過化驗,含有大量的二價鐵和三價鐵,專家說:通常情況下自然界中的鐵離子價位要發生變化必須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它所存在的環境裡一定存在大量的水源。但是彩色丘陵處在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充足的水源是從何而來呢。

1973年,當地某位村民的意外發現一時間轟動了全國,他在修建水壩時,在一處崖壁上挖到了一塊硬物。原來是一頭生活於距今約200萬年前的古劍齒象,因發現在於黃河流域就把它命名為“黃河象”。不僅是黃河象,沿著祁連山南北兩側的狹長區域相繼發現了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劍齒象動物化石,巨犀化石,甚至還有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跨越數百萬年不同物種在祁連山腳下相會,使這裡成為遠古生物的博物館,這些化石為何如此集中地沿著祁連山分佈呢。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黃河象化石

在古生代時期,祁連山這裡曾是地殼上的大型槽形凹陷,均勻分佈著眾多湖泊,這裡曾是恐龍、黃河象等古生物的伊甸園。專家說:這些古脊椎動物一般生活在氣候溼潤水草豐茂的環境中,發現這些化石說明以前的氣候與現在的乾旱大相徑庭,是什麼改變了這裡的氣候呢,這與祁連山有怎麼樣的聯繫呢。

祁連山這裡曾經歷過十分強烈的岩漿活動,在上億年的時間裡經歷了數次大的地質變遷。在4億年以前祁連山所在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加里東運動和海西運動時期,開始褶皺隆升,距今2億年前,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劇烈碰撞,將青藏高原、祁連山一帶頂起,後經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才形成的山系。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旅行隊

然而祁連山隆起之後,造物主並沒有停止它的雕塑,就在距離彩丘15千米出,一片更加神奇瑰麗的景觀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張掖著名的冰溝丹霞,這個是很典型的柱廊狀宮殿式的丹霞地貌,當地的老鄉把它稱為“盧浮宮”。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冰溝丹霞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冰溝丹霞

丹霞崖壁,石柱、石牆、尖峰等地貌形態,尖俏挺拔連綿不斷。它的形成正是祁連山抬升之後大自然以風雨冰雪精雕細琢之後的傑作。然而讓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距離這片偉岸的赤色石林不遠處,就是色彩濃郁多變的彩色丘陵,同一地區是如何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地貌景觀呢。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七彩丘陵與冰溝丹霞

專家考察發現彩色丘陵與丹霞地貌同屬湖相沉積,相伴而生,形成彩色丘陵的多種物質,沉積在湖底,而形成丹霞地貌的砂岩層則分佈於湖盆周圍覆蓋在混合沉積物之上,當地殼抬升後,外力作用弱的地區形成丹霞地貌,受流水侵蝕,風化強烈的地區紅色岩層完全剝落下層和緩的彩色丘陵逐漸顯現出來。

祁連山的隆起造就了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山,出現了大約1900多平方千米的巨大冰川,這座面積廣大的山脈矗立於大地之上,東抵湟水谷地,西達庫木塔格沙漠,在中國西北乾旱的荒漠地區,形成了獨特的氣候帶。雪山、冰川孕育出大河湖泊,森林草原,沼澤溼地分佈其間,祁連山就是一座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由它而誕生的生態系統,哺育了將近4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和生活其上的萬物生靈。

這座大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溼島”,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

祁連山

登高遠望,祁連山綿延不絕地鋪陳於天地之間,當大自然的開天闢地終於塵埃落定,人類在這片蒼茫沃野間的故事也悄悄地拉開了帷幕。

你對祁連山還有哪些瞭解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