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姐妹情!董明珠被罰劉姝威火速馳援:監管是否選擇性執法?

烽火姐妹情!董明珠被罚刘姝威火速驰援:监管是否选择性执法?

開開心心當選董事長的董明珠,或許沒有想到會因為一句話引發洩密事故。

董明珠收廣東證監局警示函

董明珠在1月16日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屆臨時股東大會答股東提問時表示:“2018年格力電器預計營收將達2000億元,稅後利潤預計超過260億元。”一天之後,深交所對格力電器發送了關注函:你公司於2019年1月16日下午召開股東大會,你公司董事長在股東大會上發表了“2018年稅後利潤為260億元”等有關你公司業績的言論,而你公司當日晚間才對外披露業績預告公告。 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2.15條規定,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指定媒體上公告之前不得以新聞發佈或答記者問等任何其他方式透露、洩漏未公開重大信息。你公司董事長髮表前述言論的時間早於你公司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公告的時間。 深交所對此表示關注,請你公司嚴格規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外發布信息的行為,切實提高信息披露意識,遵守並促使有關人員遵守《股票上市規則》和本所其他相關規定。

1月31日董明珠收到了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要求其規範對外發布信息的行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劉姝威“開炮”:是否選擇性執法?

2月11日,春節假期結束後第一天,新任格力電器獨董的劉姝威突然發文向監管“開炮”,監管警示函為何只給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而不給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

劉姝威972字的發文短促有力,核心思想在於,如果董明珠被判定違規披露,那麼美的電器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同樣應該收到《警示函》。因為在1月15日的中國製造論壇上,方洪波向公眾透露2018年美的的稅前預計收益超過260億元人民幣。在劉姝威看來,他的做法與董明珠的“違規”別無二致,如果董明珠要受罰,那麼方洪波也應該受罰——不然就是廣東證監局選擇性執法。

在劉姝威看來,這次的事件有兩個原則性問題需要得到解答。第一、公司董事高管是否有義務向股東大會報告業績預期?第二、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六條和第四十五條的是向股東大會上報告公司業績預期的董事高管,還是擅自向媒體發佈股東大會內容的股東?證監局應該處罰誰?

也就是說,如果董明珠僅僅因為在股東內部透露業績便受罰,那麼向所有人公開透露業績的方洪波絕對要受到更嚴厲的處罰才對。劉姝威稱,上述兩個原則問題關係到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管、股東和媒體的行為準則,關係到中國證券市場的風氣和社會風氣。中國證監會和廣東證監局必須對上述兩個原則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否則警示函作為具有示範性的案例,將使全國上市公司“無所適從”。

600字擊潰藍田集團的“股市良心”劉姝威

劉姝威,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厲以寧的學生,一個被譽為“中國股市的良心”的學者。現年67歲的她仍未萌生退意,仍然擔任格力集團獨立董事。她曾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稱號,曾經炮轟樂視網(300104)的熱潮是“一場騙局”,併發文《樂視網涉嫌違規隱瞞公司盈虧信息》懷疑賈躍亭的股市動態可疑,大戰當時諸多看好樂視的股市“專家”。而傳奇色彩更為濃重的,便是她僅用600字便擊潰藍田集團,直至其破產倒閉。

當時的藍田集團,無疑是中國股市的一匹黑馬。作為一家以養殖、飲料和旅遊為主的企業,公司資本在10年間增長近 10 倍,創下總資產220 億元的奇蹟。當所有人都看好藍田成為中國股市的新神話時,劉姝威看出了這家公司背後的貓膩。

2001年起,銀廣廈、麥科特、紅光等虛假會計報表案件相繼曝光,一批股民和投資者損失慘重。劉姝威根據實例,撰寫了《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一書。在分析個例時,她偶然看到藍田集團在網上公佈的財務報告。分析的結論令她震驚:藍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來,5年間股本擴張了360%,創造了中國股市的神話。可就是藍田股份,拿著國家20多億的貸款,到2000年時淨營運資金已經下降到-1.27億元——這意味著,藍田已無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了。它完全在依靠銀行貸款維持生存。這是非常危險的,對藍田危險,對銀行危險,對股民更危險。

2001年10月26日,發現問題的劉姝威立刻撰寫《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一文,並刊登於當天的《金融內參》上——一本達到“機密”級的內部刊物,報送範圍只限於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

隨即,銀行停止了對藍田集團的放款。而劉姝威也收到了來自於藍田集團的死亡威脅。

2002年1月3日,劉姝威開始反擊了。她先後向國內100多家媒體發去了長達2萬字的“藍田之謎”分析報告,徹底揭穿了虛假的藍田神話。100多家媒體最先回應的是南方某報駐京記者龐義成。在記者面前,劉姝威聲淚俱下……“我堅信我的推理和結論沒有錯。如果我現在站出來說我錯了,銀行怎麼辦?20多億貸款怎麼辦?”不久,全國各大媒體高度關注劉姝威與藍田。

隨後,藍田集團開始崩塌。2002年1月12日,藍田股份,後來改為生態農業的董事會發布公告: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公司10名主要管理人員被拘傳。1月21日、22日和23日上午,生態農業被強制停牌,當天下午全線跌停。3月18日,生態農業再度停牌一天,股票簡稱由生態農業變為ST生態。2002年4月,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劉姝威被法院駁回,藍田公司及有關人員受到查處。

敵人的敵人,就是姐妹

從最早的報道來看,劉教授和董小姐的相識是在2015年。當時,劉姝威正因質疑賈躍亭的燒錢模式遭到各方的冷嘲熱諷。但她仍然現身9月的格力新品發佈會,並在發言中透露:“這次我來是要和董總探討,推動格力和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做技術轉移。”此後,劉姝威多次在文章中和接受採訪時稱讚格力電器(000651)的治理模式,以及董明珠本人。

但讓劉姝威和董明珠真正“結為姐妹”的人,是她們曾經共同的敵人姚振華。

2016年末,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盯上了“千億級別”的格力電器。2016年11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證實了前幾日股價大漲背後,姚振華掌舵的寶能系資本確實在持續舉牌,持股比例已接近5%的舉牌線。寶能的“野蠻收購”,讓這家企業在短短8個交易日內拿下了格力4.13%的股份,成為了格力的第三大股東——這似乎是又一次“寶萬之爭”的前兆。

此時劉姝威立刻發文《若寶能罷免萬科董事成功,格力也會遭遇同樣命運》等,指出“與萬科一樣,格力電器能夠稱雄世界空調行業,主要功績應該歸於董明珠管理團隊。而董明珠管理團隊與王石鬱亮管理團隊一樣,沒有公司控股權。“

性格火爆的董明珠並未讓格力陷入同萬科一樣的困境。她公開怒斥姚振華為“破壞實業的千古罪人”,結局是寶能系變成了“土豪、妖精、害人精”,遭到監管處罰,姚振華也被撤職並禁入保險業10年,“野蠻人”的舉牌夢就此破碎。

這次事件過後,因為一個共同的敵人,兩位商界鐵娘子的關係連結得更加緊密。2018年4月,一向鮮少提及和寶能昔日恩怨的董明珠,也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聲援好姐妹劉姝威。“(寶能事件)不是一個單一的寶能、萬科、格力的問題,這是一個現象。”她認為金融在企業運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金融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服務,作為企業,絕不能試圖靠金融發財。

2018年5月15日,劉姝威剛飛抵珠海,就發了一條朋友圈,配文“飛抵珠海,與我的閨蜜——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相聚。”並在參加完格力“再起航”晚會後,又發了一條朋友圈稱“讓在金融市場做壞事的人付出代價。”

無疑這兩位在中國商界叱吒風雲的鐵娘子,正是在姚振華的“撮合”之下,成為了強有力的組合。之後劉姝威在2019年1月的格力臨時股東大會上當選獨立董事,協助董明珠共同管理格力,也是順理成章。

上游新聞據第一財經日報、鳳凰網、搜狐新聞、中新經緯等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