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初幾有吃攪團的說法,誰知道?

鄉巴老美食


正月初五日,俗稱破五,當天習俗送五窮,在陝甘寧地區有吃攪團驅逐五窮的傳統。

傳說諸葛亮當年屯兵西祁(今陝西岐山),發展農業以自供軍需。為了調節軍隊伙食和士兵思鄉之情,諸葛亮發明了“水圍城”這道飯食,後被人稱為攪團,並流傳西北各地。

攪團,是以玉米、苦蕎、莜麥、扁豆等雜糧面為主,攪動沸湯,徐徐撒入麵粉,使之團成糊狀,配以麵湯和各種小菜及佐料而成的麵食小吃。或者在無雜麵的情況下,把洋芋切為小塊熬成糊狀,攪動使水份蒸發,成為洋芋攪團。可見,這實屬不得以的吃法。

以前,普通百姓吃小麥面是一種奢望,只有過年才能吃那麼幾頓,平時生活以雜麵為主。由雜麵摻和而成的攪團,已經含有貧窮的含義。

“攪團要好,攪上百攪”,雜以各種麵粉,攪而團之,這個過程,動作簡單重複,主婦是將對貧窮的怨恨通過一次次抓面撒面、一圈圈攪動、一遍遍團集而釋放,狠不得把貧窮團集一起,讓全家人全部吃掉,讓貧窮永遠離開自家。於是,驅除五窮的美好願望,人們選在一年開始的正月初五這個含五的日子,用吃攪團這種特色麵食形式而實施。

貧窮是困擾人們的永久話題,脫離貧窮是人類經久不衰的願望。

古人有“楊雄逐貧其逐何遲,韓愈送窮其送不早”的說法。可見,楊雄的《逐貧賦》,韓愈的《送窮文》,表達了人們對貧窮惡神驅逐太遲和為何不早送走它的怨恨,從側面反映人們企圖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

韓愈《送窮文》明確了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窮,他雖客氣地送走五窮而過上了奢華生活,但老百姓還是毫不客氣地動用爆竹、掃帚等趕五窮、填窮坑。

正月初五吃攪團以除五窮,西北人尤其是陝甘兩地人們,長期以來的傳統中以這種形式表達對富裕生活的嚮往。





詩情書韻


說實話,我並不清楚哪天吃攪團,但是我是被攪團兩個字吸引進來的。這兩個字像是個暗號,一下子帶我回到了故鄉。

攪團這種吃食,是老家天水以前常見的主食,又叫饊飯,用包穀面(玉米麵)做的叫包穀面饊飯,用洋芋(土豆)做的叫洋芋饊飯。做饊飯程序比較簡單,就是麻煩些,需要一手往鍋裡滾水裡不停撒面,一手拿著筷子或擀麵杖不停地攪動鍋裡的水,直到鍋裡的面逐漸由稀到稠,沒有結成團的麵疙瘩,最後可以成為半流體狀為止,記憶中的那個慈祥的、有些佝僂的身影,經常在村小學上午上課大約十點左右,端著一碗剛做好的黃澄澄的饊飯給我送到教室外,饊飯裡淋著一勺熗好的漿水和酸菜,趁熱吃下去,真香。

吃饊飯有講究,不用勺子,用筷子把碗吃的乾乾淨淨不留一點,這需要技術。第一次吃不會吃,肯定會在碗壁上留下的不少飯渣,次數多了,也就學到了竅門,饊飯要趁熱吃才好吃,貼邊吃可以吃到熱度適宜不燙嘴的飯,但要留意筷子不要戳到碗壁,留一層饊飯,吃到最後,再把這一層剝離,就會只留下光溜溜的碗壁了。

饊飯還可以做漏魚(天水話叫gezou),就是用漏勺漏出一條條象小魚一樣的,再用冷水一過,漏魚就成了,尤其是夏天,來一碗絕對是消暑良品。

寫到這裡,知道這種吃食的人,肯定會知道它的美味。不知道的,歡迎到我老家天水品嚐一下。


雲淡舷窗外


攪團,又叫稠飯,粥飯,是關中地區具有濃厚傳統風味的小吃。每年農曆大年三十中午要吃攪團。老人們講,大年三十中午吃攪團有糊窟窿的含義,要把下一年的日子過的圓滿嚴實,過的沒有漏洞和縫隙。這是千年來的傳統風俗。

製作攪團的原料可以使用玉米麵,小麥面,蕎麥麵,可以熱食也可以涼吃,可做成各種口味。



阿里文娛


正月初五吃攪團,寓意團團圓圓。

-人類圖易學by命理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