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記憶:走親戚,都是帶的哈?

春節記憶:走親戚,都是帶的哈?

過春節,除了高興,除了玩,其實是有很多很多有儀式感的事情,春節講究的是個團圓,不光是自己一家,還有親戚朋友,過了年三十以後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走親戚,孃家、姑姑家、舅舅家,姨家等等等等。

春節記憶:走親戚,都是帶的哈?

現在走個親戚,帶什麼禮物,走到街上帶箱,帶點包裝禮品,什麼牛奶啊,餅乾啊什麼的,湊個四五樣,往後備箱一放,就去了,實用方便,沒那麼麻煩,可是作為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就後想想,少了那麼點良苦用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市場上現成了, 所以親情好象只能是禮品貴不貴,拿了多少這樣的評價才能證明自己對親戚的感情。

春節記憶:走親戚,都是帶的哈?

這要放在以前,走個親戚真是件事,特別是春節,我們這裡,我記得小時候去姥姥家,切不說交通工具非常低級,那時候用驢拉的架車,車上放著被子,五公里的路半天才能到,那時候拿的東西也少得可憐,幾包糖和果子(甜食),一斤肉,再帶些家裡的粉條,最多加兩瓶酒,這就是好的了,回來後,親戚家還會返還一部分,而這些走親戚的禮品,我們小孩在過的時候是不可以亂動的。

春節記憶:走親戚,都是帶的哈?

禮品雖然不多,但感情卻都很好,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長大了,走親戚的感覺沒有了,完成的很機械,一句話,新社會了,講究新事新辦,這就是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