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約了 5 次,才進入高曉鬆的文藝根據地曉島

斜槓青年高曉松在北京市中心開了家書店

號稱“武裝到牙齒的文藝青年陣地”

大部分書只借不賣

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去年春天,高曉松在杭州開了家曉書館,一度刷爆朋友圈。

2019年剛開始,他又在北京開了家文化空間——“曉島”。

每日限流260人,需要守著零點“搶票”,帝都網紅“曉島xiaosongisland”毫不意外地引發了京城新年來的第一個爆點。

在5次嘗試預約之後,我終於在零點準時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登島許可。

零時三分,當我再點進預約界面,直到年前都顯示“已約滿”,看來要拿到號碼牌並非易事。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繼雜書館、曉書館之後,“曉島”被高曉松稱為“文藝根據地”。

聞訊而來的粉絲、滿懷好奇的路人、愛泡書店的文青爭相登島。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我內心不禁好奇,島主曉松的店有什麼新鮮玩法?

進店才發現這裡大部分書都不賣,也不像當下流行的那樣兼顧販售咖啡、甜點。

所有去過的人都在擔心,它究竟靠什麼盈利?但島主對此卻有一番說辭。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登島

“島民”互不干擾,獨守一方天地

登島需要預約(最好提前一週,守著零點約,成功率比較高),在門口領取專屬手環,憑手環可以在預約當天營業時間內不限次數出入曉島。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一踏上曉島,空氣瞬間安靜下來,雖說開在人潮湧湧的朝陽大悅城,但門內與門外喧鬧的商場就像兩個次元。

店名“曉島”二字,與曉書館一樣,也是由高曉松的好友,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學者張大春先生親筆題寫。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曉島並不大,但卻一點也不擁擠。每天只派260個號,或許就是為了創造一定的私人空間。

看書、聽音樂的島民散落在各個角落,基本保持了安靜,有時甚至能聽到翻書聲。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島上沒有兒童書目,也不接待12歲以下兒童。登島手機必須調成靜音,無法關掉快門聲的攝影設備也不被允許帶入,曉島儘可能拒絕一切雜音。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飲料更是不允許帶入,喝著咖啡看書這種看似小資的行為,在曉島無法實現,畢竟這裡是閱讀空間,到此讀書,還是要抱著虔誠的心比較好啊。

我轉了一圈,發現人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交談、拍照的人極少。一排排的桌椅前,島民們安靜地看書,儀式感很強。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巡島

一份指南,“窺探”島主的私人趣味

準確來說, “曉島”不是一家單純的書店,而是一個文化空間。

比起已有的雜書館和曉書館,曉島多了一分私人意味。高曉松此番當“島主”,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島內全都是由高曉松本人親自挑選的書籍、唱片、電影,更像是高曉松的一份私藏,現在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曉島的整個環境都營造出一種文藝青年的調調,原木色系的日式感,散落在四周的圓形座椅,隨性中不乏儀式感。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島內分為上下兩層,是一個開闊的loft空間。一層主要是閱讀空間,二層則放置了黑膠唱片、影片資料等視聽內容。

一層的閱讀區域,一共有14000餘本圖書,比起雜書館,曉島的書目更加接地氣一些,有東野圭吾的暢銷書,也有《菊與刀》這類歷史書目。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及藝術等多種學科和領域的書籍都有,島民愛看的基本都能找到。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弧形書架佔據了整一面牆,看著超震撼,一問工作人員才知道這裡一共放了1萬多本書,基本都是高曉松收集的舊書籍。

位於上層的書目一般是一些舊雜誌和系列書籍,也可以閱讀,但需要麻煩工作人員用梯子幫忙拿。恍惚間有種18世紀英國復古藏書閣的感覺。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曉島沿用了源自曉書舘的色彩分類體系「彩虹分類法」,每本書會依據分類貼上顏色不同的標籤,有紅、黃、藍、棕、紫、灰6品14類,這樣看著舒服,島民找起書來也更方便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島主高曉松的書籍,曉島其餘的書籍均不出售,來到這裡,看書就是了。

沿著弧形樓梯走上二層,彷彿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這裡陳列了100多張文藝青年必聽經典黑膠唱片, 來自Leonard Cohen、Bob Dylan、David Bowie等歌手,都是高曉松本人愛到不行的作品,很有年代感。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據說這些唱片重達60公斤,都是他從美國人肉揹回來的。每張碟片旁還有他用馬克筆做的筆記,可見其誠意。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視聽室一旁掛著一把高曉松親筆簽名的吉他,還可以抱著拍照。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光看怎麼夠,旁邊的視聽室就是你的天下,在這裡你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黑膠試聽,還有高曉松的節目——《曉說》、《矮大緊指北》、《曉年鑑》,省去自己找資源的時間,坐下來聽就好啦。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真正的文藝青年,即便擁有書籍和音樂,若少了電影,也不能算是「全副武裝」。舊電影迷在這裡也能擁有姓名!空間上方懸掛著20張電影海報,是高曉松推薦的入門級經典影片。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我仔細看了下,《阿飛正傳》、《霸王別姬》、《發條橙》……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老港風的經典記憶。

對於電影小白來說門檻也不會高,算得上雅俗共賞了。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世上總有些不容凋朽的東西,願曉島是其中之一”

“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塊地方,裡面全是我喜歡的書、電影和唱片,我在那一待就能待一天。”

如今高曉松的夢想在曉島落地了。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其實高曉松對書店的執念,一直以來都很濃厚。他曾說過“誠品是我的精神家園之一”,每次去臺北也會選擇住在誠品行旅。

他曾在春天裡冒著小雨去一家露天書店,感嘆“喜歡得緊”。

從第一家雜書館,到杭州曉書館,如今曉島也應運而生。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需要有人來做這樣的事情。”高曉松在談到自己做書店文化的初衷時曾說。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在他看來,曉島是完全文藝的。

跟雜書館的歷史厚重感,以及曉書館的公共空間不同,曉島是更加挑剔的。對承載的內容和迎接的島民們的挑剔。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這是“全副武裝的文藝陣地”,承載著匆忙都市中的詩意。

同時,它也是一座歸屬之島,能予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以承接、以停靠。

在島上與詩書、電影相伴,浮躁的心也在某一刻安靜下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用來形容高曉松的確是很貼切。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但做曉島也不能勉強,在微博上,高曉松這樣回應人們對曉島商業模式的好奇:我還有能力就繼續免費,我沒能力了就關掉。簡稱玩得起就玩,玩不起拉倒哈哈。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不過,如何隨性也好,高曉松還是希望作為文青陣地的曉島,能“永不凋零”。

高曉松在曉島揭幕日當天就透露,曉島將在未來開展各種文藝、學術的分享活動,不斷延續活力。

我预约了 5 次,才进入高晓松的文艺根据地晓岛

曉島 XIANGSONG ISLAN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大悅城9層“度刻空間”內

開放時間:10:00-22:00(週二至週日)

tips:

如何預約:可直接在公眾號“曉島xiaosong island”菜單欄裡面點擊“我要預約”輸入相關信息即可。已預約讀者憑身份證信息登記入館。

文_麋鹿小姐/編_ 冷麵

圖片來自麋鹿小姐,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