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什麼花?

西門白甫


對於黃花閨女這個詞,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一般都在影視劇裡出現的過。

閨女這個詞我們知道,那麼黃花又是什麼花呢?

據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長的貌美如花,一日在和宮女玩耍時,一陣風吹過,把梅花吹到了公主的臉上。宮女們看到後覺得本來美豔的公主,此刻更加動人,愛美之心人人皆有,於是宮女們便紛紛效仿。

可是梅花只在冬季才有,冬季過後要等來年,待宮人們再去摘的時候早已花落失色,她們只能去採集一些黃色的花粉來代替梅花,這也叫做花黃。

當然,這只是民間美好的傳說,黃花之詞的由來或許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了,但這種打扮很快就民間流行起來。

木蘭詩中有一句: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而我們常聽到的黃花閨女的說法就於此有關。

在古代,未婚女子打扮梳妝時都要“貼花黃”。不過每個女孩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額頭或臉上畫不同的紋路,因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所以沒有梅花時就用別的方法代替。這樣的裝飾也是古人一種節操的證明,表示女子貞潔,也可以理解為處女的意思。


黃花閨女,就是代表著少女還未婚,也表示她心靈的純淨,久而久之,黃花閨女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詞了。通常,被叫黃花閨女的一般年紀在16至26歲之間。

對於超過這個年齡的,別人會笑稱:昨日黃花(這個詞不是“黃花菜”的意思。)


摯潷畫畫紅塵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什麼花?

  古人把沒有出嫁的姑娘叫黃花閨女,原因是什麼呢?

  黃花閨女是指還沒有婚嫁的女孩子,沒有經歷過XING生活的女孩子,也即處女,這在咱們國家是非常通俗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南朝的傳說:南朝劉宋壽陽公主在含章殿小憩,微風吹來,梅花花瓣剛好落在壽陽公主的額頭,汗水漬染,公主前額留下淡淡花痕,擦不淨反而增加了幾分嫵媚,此後宮中流傳開來,人稱梅花妝,後傳出宮外,成為南朝流行的妝飾方式。《太平御覽》一書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自後有梅花妝。”因為梅花出現的季節問題,聰明愛美的女孩子們,設法改進,將花朵磨成粉料,之後塗抹,稱之為“花黃”或“額花”。

  北朝的詩詞:民歌《木蘭辭》(《木蘭詩》)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字句。貼花黃即是如此,當時的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徵,用畫的,用貼的,作裝飾。木蘭從軍多年,但仍是未婚姑娘,回家迴歸本來面目,自然要做女孩子們做的事情。這首詩具體產生年代和作者不可考,據說是唐人所作,唐朝離南北朝並不遙遠,有這種傳承不奇怪。

  民諺民俗文化:這種妝束都是出自未出嫁的姑娘,出嫁後就要改變妝飾,因此有諺:“今朝白麵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由此可以看出“花黃”已經變成了“黃花”了,即黃花閨女一詞了。黃花二字,既可以是指裝飾,也可以指菊花,野生的都是黃的,菊花在《禮記》中是這樣的:“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花華同義,菊花傲霜鬥雪,高潔雅緻,有風骨節操的花,用來形容姑娘心靈純潔品性貞潔,是再好不過的了。

  舊時化妝品不多,民間巧手各種發明創造,豐富了歷史。多元化的民族融合後,這種習俗少了許多,但是“黃花閨女”的說法,卻一直保存了下來,人們仍然習慣用這個詞來稱呼未出嫁的年輕姑娘。(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黃花閨女這個特殊固定的詞彙,想必大家是都不會陌生的。但是提到這個黃花,到底是指的什麼花?恐怕知道的人並不是太多!

要弄懂這個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就搞定的。那麼就請各位看官,給點耐性聽我慢慢的給大家解讀吧!這個問題還得從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說起。武帝劉裕有一個小公主,特別頑皮任性。就像男孩子似的,經常在外面到處亂跑。某日在外面玩累了,倒在花叢中就睡著了。一個奇蹟發生了。

有一個臘梅花瓣落在她粉嫩的臉上。待醒來時,花瓣在額頭上留下了一個梅花烙印。…當父皇遇見女兒時,發現了女兒額頭上的梅花印記。父皇覺得甚是可愛。於是就吩咐她不要把梅花印弄掉。於是小公主就謹遵父命,果真好幾天不敢洗臉。這總不洗臉哪行呀!小公主的鬼點子特別多,仔細一想有了辦法。於是她每天清晨洗漱完畢,都重新在臉上貼上花瓣。由於她貴為公主,是金枝玉葉呀!自然是重量級別的人物。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的。公主可是大v呀,下面效仿的粉絲那可蓋了帽了。於是乎這在當時就自然的形成了,一個時髦的潮流。

不過這樣貼來貼去的也太麻煩了。後來乾脆就直接,用彩筆在臉上畫個花瓣。這就是後來所說的貼花黃的來歷。

但是在封建社會,婦女是有許多固定禁規的。對於一些已婚的女子,她們是有她們的化妝規範要求的。所以貼花黃的只有未婚的少女了。所以黃花閨女就成了,未嫁少女的代名詞了!

由此看來所謂的黃花,也就是指的臘梅花。由於時代的變故,這種妝容也不單純的就是黃顏色的。在以後的幾個朝代也各有不同。不斷演化。但是無論如何演化,黃花閨女一詞已經在那個朝代就流傳延續,是無可更改了。

所以說,黃花閨女這個漢語詞彙裡的黃花,說具體一點就應該是:“臘梅花”。因為,中國漢民族文化,凡事都是應該追求出處的。因為這個詞彙是從南朝劉宋武帝劉裕,那個時候產生的!







o星火燎原o


人們常將未出閣的姑娘稱作黃花閨女或者黃花姑娘,那麼,這個詞中的“黃花”代表什麼意思呢?

其實黃花姑娘一詞出自南北朝時期的梅花妝,首作俑者便是宋武帝劉裕女兒壽陽公主。

這位宋武帝劉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南宋詞人辛棄疾永名篇《京口北固亭懷古》這樣寫道: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梅花妝

詞中“人道寄奴曾住”的這位“寄奴"就是劉裕。劉裕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次她在花園玩耍,有幾篇梅花落在她的額頭,汗水浸染,留下了淡淡花痕,十分漂亮。此後壽陽公主便將梅花貼在額頭作為裝飾,宮人紛紛紛紛仿效,後來梅花妝傳入民間。

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愛美的姑娘們便採集黃色花粉,收藏起來用作化裝,由於其顏色是黃色的,人們便稱這種妝容為“花黃”。我們熟悉的《木蘭辭》中,花木蘭替父從軍回家後換回女兒裝:“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個“花黃”就是當時流行的女性妝容。

由於採用這種妝容的一般都是未婚女子,所以後來便將姑娘們稱作黃花姑娘或者黃花閨女了。


民國年間那些事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黃花閨女”一詞,不僅在古代,放到現代,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人人皆懂,意思主要是代指沒有出嫁的大姑娘。

“黃花閨女”這一詞的來源,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話說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劉裕有位貌美如花的女兒,叫壽陽公主,生性活潑,非常招人喜愛。有一天在都城金陵的宮中玩累了,就直接躺臥在宮殿石椅上睡著了,恰好一陣微風拂過,梅花片片飛落,幾枚梅花瓣飄落到她的額頭上,留下點點梅花斑痕,讓本來美麗動人的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惹人憐愛。宮女們見狀,都驚豔不已,武帝也非常喜歡,特意起了個名字叫“梅花妝”。

“上所好之,下必甚焉”。因為皇帝的大加讚賞,宮中佳麗都紛紛效仿,將梅花貼在前額,成為當時宮中非常流行的妝扮。後來慢慢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女兒都爭著效仿。但是,梅花也不是四季都開花,這個問題當然難不到愛美麗的女人們,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用黃色的粉料直接在額頭上描繪成梅化形狀,人們便把這種裝扮叫做“花黃”或“額花”。南北朝著名的《木蘭辭》中就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詩句,可見這種裝扮的流行。

在古代,文人喜愛用“黃花”指代菊花,《菊譜》中稱:“菊草本也,以黃為正,所以概稱黃花。” 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於是非常重名節的古人,就將“花黃”一詞顛倒過來稱“黃花”,來形容未出嫁女子心靈純潔,情操貞節的童真,“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所以“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的就是菊花。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西門觀點:有多種說法,一指菊花,二指古代女子額頭貼的裝飾花黃。

黃花閨女一般指沒有出嫁的女子,也指處女,古代叫未出閣女子。女子在未出嫁前保持自己的貞潔,說明女子品德高潔。

為什麼把未出嫁的女子叫黃花閨女,有多種說法。而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是指什麼花,還是其它?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指菊花。

黃花指菊花。因為菊花耐寒傲霜,常用來比喻女子貞潔,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表示女子待字閣中,尚未婚配,還是處女,也說明女子在出閣前能保持純潔,品德高潔。

第二、指古代未出閣女子額頭或兩頰貼的一種黃色裝飾。

《木蘭辭》裡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一句,其中的"花黃"即代"黃花"。南北朝到隋唐時期,未出閣女子喜歡在額頭和兩頰用黃色畫上各種花式圖案,有的用黃紙剪成各種圖案貼在額頭或兩頰,作為一種裝飾。


過去,女子非常在乎自己的貞潔,未出閣就與人發生關係的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所以未婚前男女絕對不能發生關係,黃花閨女很普遍。

現在,思想觀念比較開放,婚前性行為現象很普遍,儘管很多人能夠接受,但畢竟造成很多社會問題,而且受傷害的一般都是女子。

因此,還是希望女子未婚前儘量保持自己的貞潔。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網絡圖片與內容無關)


西門白甫


在電視劇當中曾經看見過這樣的對白:“現在兵荒馬亂的,你家還有一個黃花大閨女,留在家裡不安全。我聽說隔壁老王家的公子出國留洋回來了,文化人,長得人高馬大的,人帥氣又有錢,要不把你家姑娘介紹給他?”想必大家也見過這樣的橋段,估計也猜到了“黃花閨女”是什麼意。但是“黃花”指的是什麼,估計不太清楚。

古代的“黃花閨女”主要指沒有出嫁的女子,那些生在閨房的女子,常用黃顏色的花粉塗抹額頭或者用黃顏色的紙剪成花瓣形狀,貼在額頭用來梳妝打扮自己。而“黃花”指的是“菊花”,菊花是耐寒,比喻人有節操。所以,生在閨房當中的女子常在額前加上“黃花”的妝飾,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屬於處女,心靈純潔,情操貞節高尚。

根據《雜五行書》的記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也就是說,在額頭畫花瓣的妝飾源於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壽陽公主是宋武帝的女兒,曾躺臥在含章殿的屋簷下,梅花的花瓣落在她的額頭,五個花瓣形狀卻印在了她的額頭,用手擦不掉。皇后就讓花瓣留在了公主的額頭,經過三天,才用水才洗掉。宮女覺得奇特,於是仿效,在額頭餓畫上了花瓣的形狀,因此梅花妝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在北魏民歌《木蘭辭》當中就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字句。句子當中的“貼花黃”其實,就是貼花瓣形狀的花紋。從《木蘭辭》也可以瞭解到,當時的花木蘭也是一個單身女子,也就是所說的“黃花大閨女”。按照《木蘭辭》的說法,中原已經流行了這種妝飾,且已經流傳到了北魏。在女性當中,這種“梅花妝”已經成為少女們獨有的特徵。貼黃花的習俗在唐朝估計是最盛行的,到了宋朝以後,貼黃花不再流行,但是人們習慣性的把未出嫁的年輕少女稱作為“黃花閨女”。


謀士說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黃花閨女”中的“黃花”究竟是指什麼花?粗略瀏覽了一下各位答友的回答,有人說是“臘梅花”,有人說是“黃花菜”,也有人說是“還沒有授粉的花”,還有人說是與黃瓜有關,更多的則是搬出南朝宋武帝劉裕之女壽陽公主之故事來解釋,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根據有關史料和個人理解,試著說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就是指菊花。因為菊花性高潔,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一個人有節操。因此,在“閨女”前加上“黃花”二字,說明此女子未婚且恪守貞節。

古時未出閣的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歡“貼黃花”,即用黃色的花粉在額頭或臉頰上畫成各種花紋。據考證,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在額頭或臉頰上。例如各位熟知的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對鏡貼花黃”。個人推測,古時的貼黃花類似於現在的腮紅。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黃花閨女是什麼意思,民間常把年輕未出閣的姑娘稱之為黃花閨女。那為什麼偏偏叫黃花閨女?而不叫不叫紫花花閨女、粉花閨女、白花閨女呢?其實所謂黃花,在古代是指的古時婦女愛美,在額前的一種裝飾,又稱花黃,就是用黃顏色的彩筆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面畫成各種漂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這種習俗大約起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北朝《木蘭辭》中就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之說。



有一種“黃花閨女”的說法在民間廣泛流傳: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美貌如花,冰清玉潔。有一次她睡在皇宮含章殿簷下,無意間梅花落在了她的額間,怎麼抹都抹不掉,皇后便只好作罷,沒想到這梅花痕竟如此的美麗,被宮女貴婦稱得其嬌豔無比,宮廷中女子競相效仿,形成一時風尚。

後來便給這個妝容取名叫梅花妝,而壽陽公主也便常常貼這梅花妝,但因梅花有時節性,所以後來便用花粉染制,並漸漸民間也開始盛行開來。 由於這種妝術最早是點綴在額頭上,後來又發現,花的顏色又以黃色最為合適,於是,人們便稱這種黃色的粉妝為花黃、額黃。古人向來喜歡貼花黃,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俗,黃花也就成了女性的特徵。但是這種妝束只有女子未嫁之前可以裝扮,出了閣的女子是萬萬不可的。

書中還記載了這一段事情的經過,宋代李昉等編撰的《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其實這種說法一看就是不合理的,北朝時期女子就已經開始“貼黃花”了,《木蘭詩》中都已經描寫了,而且劉宋的建立比北朝晚,一看就是不成立的。

第二種說法便是說未經人事的少女額頭前長有鵝黃色的絨毛。當然這都是因人而已的,而且是根據不同髮色來決定的,一般都沒有可信度。

第三種說法: 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高尚節操。因此,古人在額頭前面貼上黃花,這不僅說明這女子還沒有結婚,而且表示姑娘品德高尚,心靈純潔,尚未出嫁,能保持貞潔。 慢慢地,隨著時代的演變,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一直流傳至今。

其實很多詞語在每一個時期意思都不盡相同,就比如冰清玉潔原來是用來描述男的的,到現在已經演變成描述女的的了。


藤樹先生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在古代,人們常常會把未出嫁的少女們成為“黃花閨女”或者是“黃花幼女”。不過有沒有人想過,那人們所說的“黃花”到底是什麼花呢?小面小編為你揭曉。

人們所說的“黃花”指的是菊花,因為在古代,人們會普遍認為菊花有著貞潔的品格,所以又被叫做“節花”,之後人們也就喜歡用“貞”來讚美菊花的。

“黃花閨女”

在菊花中,就數黃色最多了, 而“黃花”一詞凸顯顏色鮮豔,這樣就可以直接的表現出了當時花季少女的純潔心靈和婉婉動人。在之後經過了文人的加工,就便有了“黃花閨女”這一說了。

菊花

據說,“黃花閨女”這一說是來自於南北朝的劉宋時期,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相傳這位公主真的是美貌驚人,有一次一朵梅花無意間飄落在了她的額頭間,更是嬌豔無比啊,後來她就常常貼這個“梅花妝”。不過梅花是有時節性的,所以後來便使用了花粉染制,漸漸地就在民間盛行開。

壽陽公主

而這些用黃色花粉染制的飾物被稱為“花黃”,而貼了它們又是未出閣的少女,之後就有人把“花黃”兩字反過來。用在“閨女”倆字前面,所以就組成了“黃花閨女”這一個詞。

另外,古詩木蘭詞裡,也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而黃花閨女實指未出閣、待字閨中的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