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大學生創業能成功嗎?很多人對此存疑。但本期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大學生,他不僅創業成功,而且在不到8年時間裡便達百億財富。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他就是張旭豪。

2009年,張旭豪還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有一天在宿舍訂外賣時,由於電話訂餐效率低便產生了“能網上訂外賣就好了”的想法,他和四位同學便從這個想法開始創業,並將公司取名“餓了麼”。他們可能也想不到,10年以後一家中國最受矚目的獨角獸公司便由此誕生。

當此之時,中國PC互聯網浪潮進入尾聲,移動互聯網浪潮蓄勢待發。兩年後,中國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比例將以74.5%正式超過70.6%的使用臺式電腦的人數比例。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這裡需要提到的是,實際上,網上訂外賣——這種本地服務的想法並不新鮮。

BAT眾多巨頭早已在佈局。早在2006年,阿里巴巴便收購了由前員工李治國創辦的口碑網,調整成為淘寶本地生活平臺,提供了包括外賣、團購、租房等6類本地信息服務。2010年11月,百度的LBS產品“百度身邊”正式上線,提供了包括美食、購物、休閒娛樂、酒店等本地信息點評。

然而,張旭豪的網上訂外賣服務卻沒有被這些巨頭擠壓。這主要因為巨頭們當時都專注於另一個風口——團購。

2010年春,國內的創業者看到了火爆美國的Groupon團購模式,於是“一夜之間春風來,百團千團花盛開”,美團、嘀嗒、窩窩、拉手、糯米等團購網站紛紛興起,打起了有名的“百團大戰”、“千團大戰”,有數據顯示,在團購最火爆的時期,行業增長速度可以達到日增10家。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就在這個時期,張旭豪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已經完成了驗證網上訂餐的可行性,他們最初只接下了校外一家餐飲店的外賣業務,接著合作的商家越來越多、使用“餓了麼”的交大學生越來越多,“餓了麼”開始在交大校園站穩腳跟。

另一方面,千團大戰之後,O2O的概念在中國流行起來。創業者發現,原來的Groupon團購模式只是冰山一角,電子商務模式除了原有的B2B,B2C,C2C商業模式之外,還有一種市場更廣闊的新型消費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張旭豪的團隊做的網上訂餐其實就屬於O2O模式。

O2O模式的關鍵難點就在於,平臺通過在線的方式吸引消費者,但真正消費的服務或者產品必須由消費者去線下體驗,而線下的主體多半是服務類型的企業,中國的這類企業存在各種不規範的運營。不規範的運營會導致差的口碑和信譽,便很難獲得規模化的發展。但“千團大戰”已經對這類企業進行了先期教育,O2O成長的土壤已經足夠肥沃。

此時身處上海交大校園範圍內、體量無足輕重的“餓了麼”,無疑踩上了一個好時機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孫臏兵法·月戰》有云“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對張旭豪團隊來說,人和已具備——團隊經過打拼,現在留下來的戰友足夠齊心協力;地利已具備——O2O已經稍顯成熟,整個上海可以成為他們的第一戰場。

現在張旭豪的創業團隊還差一個天時,這個天時就是錢。2010年底,他們很差錢,按照張旭豪的說法

“收入只夠維持基本運營,4個人(筆者注:最開始有5人,但有一人中途離開)的基本工資好幾個月沒發”

資本的嗅覺是靈敏的,熬過2010年寒冬不久,2011年初,金沙江創投隨即找到了張旭豪“餓了麼”團隊,果斷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到了2013年,O2O模式已經炙手可熱,“餓了麼”再次獲得資本加持,在一年內,分別完成B輪數百萬美元投資、C輪2500萬美元融資。

他帶著三個同學送外賣,8年賺了300億!

也就在2013年,張旭豪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天時、地利、人和已具備,後面等待著張旭豪及其創業團隊的,是更加殘酷的商業競爭與補貼大戰,以及BAT巨頭格局下的合縱連橫——那將又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