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一体发展

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兴化湾位于福建省东海岸的中部,福清市南部与莆田市东部之间,是福建省最大的海湾。兴化湾以萩芦溪入海口为界,分成南北两半,南面是隶属莆田市的兴化湾南岸,涵盖的区域有涵江、荔城、秀屿3个区;北面是隶属福州市的兴化湾北岸,目前建有江阴港。当前,环兴化湾区具备良好的融合发展条件,建议省委、省政府实行环兴化湾区域统一规划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一、环兴化湾区具备培育新福建经济增长极的优越条件

(一)环兴化湾区已经成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一个新兴经济增长极。

兴化湾北岸江阴港区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两大集装箱港区之一,也是近年来福州市政府全力打造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国电江阴电厂、东南电化、耀隆化工、中景石化、海欣药业叶酸、三峡兴化湾海上风电等大项目相继落户江阴港区,形成了港口运输和现代物流、医药、化工、电力能源、循环经济五大产业集群。而在兴化湾南岸,2012年8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莆田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年,莆田市正式启动了兴化湾南岸涵江港建设项目,项目启动区——涵江港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围填海面积42.5平方公里,目前一期约16平方公里的围填海工程已实现整体围合,已形成陆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在建的涵江港区1#-3#码头泊位(3-7万吨),预计2019年将建成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兴化湾南岸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百威英博食品园、普洛斯物流园、云度新能源汽车、HDT高效太阳能、福联砷化钾等大一批项目实现投产。兴化湾区已经成为我省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片投资热土。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二)、环兴化湾区的崛起成为福州都市圈外又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区域。

1、地理条件优越。兴化湾位于台湾海峡西侧,扼居厦漳泉莆四地通往省会福州和闽中沿海经向莆铁路、莆炎高速通往江西、湖南、重庆等内陆省市的咽喉地带,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2、交通设施完备。兴化湾周边的主要交通设施包括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福厦铁路江阴疏港铁路支线、福厦高速公路,莆炎高速公路,渔平高速公路及江阴疏港高速公路,324国道、201省道、202省道,在建和拟建的重大交通设施有联十一线、江涵大桥、融港大道、福清水陆通用机场、莆田北高机场等。

3、水源充足气候良好。兴化湾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季风明显,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2℃,年平均日照1943小时,年平均雨量1289毫米。兴化湾南岸位于三江汇海(莆田三大河流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均从兴化湾入海)的平原之上,千万年来,向北深凹的兴化湾湾顶承接着来自莆阳大地年均29.57亿立方米的淡水,造就了面积广大的浅海滩涂。兴化湾成为宝贵的咸淡水交汇处,适合许多近海生物的繁衍生息,造就了丰富的海产品和海洋养殖。同时,大量的河水冲淡了苦涩的海水,再加上毗邻莆田北部山区,湾区四周有囊山、大帽山、五侯山、大蚶山等高大山脉的围护,造就了清新微风凉爽湿润的宜居气候。兴化湾南岸涵江无疑是福州、莆田两市乃至全省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4、深水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兴化湾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43.88公里的天然航道。根据《福建省大型深水港保护和开发方案》,兴化湾的草屿岛可规划建设50万吨级超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岸线,江阴港区东部、牛头尾、万安可规划建设20万吨—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岸线。兴化湾北岸江阴半岛和龙高半岛自然岸线总长约207公里,规划岸线长度9.6公里,泊位284个,其中30万吨级泊位25个,20万吨级泊位28个,吞吐能力170710万吨,其中集装箱1040万TEU,散货148360万吨。兴化湾南岸港区陆域岸线东起埭头石城村,西至江口镇,深水岸线总长36公里,可规划建设120个1—20万吨深水泊位,预计年吞吐能力约4亿吨。

5、滨海产业用地充足。兴化湾北岸江阴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58.6平方公里,一期实施开发67.5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1.65平方公里。而在兴化湾南岸,除了涵江港规划临港开发建设用地56平方公里外,还有澄峰围垦7.3平方公里,后海围垦20.2平方公里,美澜—东筶杯港区21.8平方公里等,此外还有其他湾周边腹地可供围海造地,造地总面积可达150多平方公里。兴化湾南北两岸超300多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用地,将为湾区的各项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用地保证。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6、电力保障长久宽绰。位于江阴港区的国电江阴火电厂总投资120亿元,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福清核电站位于兴化湾东侧,总投资1000多亿元,年发电量450亿千瓦时。未来,江阴火电厂和福清核电站年570亿千瓦时的供电量将为环兴化湾区各项产业发展提供持久有力的用电保障。

7、发展基础十分良好。环兴化湾区自古商贸繁荣、工业发达。涵江旧称“小上海”,位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自古商贾云集、商贸鼎盛,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江口、江阴、新厝、渔溪等地都是是我省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众多,人员对外交流、商贸经济往来十分活跃。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8、湾区各地融合发展的互补性十分强。如,江阴港区水深港阔,不冻不淤,天然避风,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可在此通航、靠泊和调头,全年全日进出港不受航道和潮水的限制,是迄今为止"全国少有、福建最佳"的深水良港,适合发展成为港口、能源、重化基地。港区但地处半岛,缺乏淡水、海风大、沙尘多,不适合人类居住,不适合食品、轻工、电子等产业发展。涵江气候良好、水源充沛、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十分适合人类居住、休闲,长期以来,电子、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十分发达。北高、埭头、南日等地山海兼优、海域宽阔、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海洋生态养殖、海上风电开发、海上休闲旅游,是发展海洋牧场的绝佳之地。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三)环兴化湾区具备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密切“四缘”关系。

地缘相近,千百年来,湾区百姓相互之间联姻、迁徙、商贸往来十分频繁,长期的交往融合导致湾区百姓相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认同和宗教信仰。福清的新厝镇与涵江的江口镇接壤,自古以来就隶属莆田管辖,1956年因支持福清发展工农业才从莆田县划给福清,新厝镇现在的大部分群众仍然使用莆田话的习惯,属莆田语系区。江阴人的祖先也来自莆田,江阴镇部分村还保留使用莆田话,此外,福清的渔溪、东张、一都,永泰的岭路、葛岭、嵩口、赤锡、梧桐等乡镇的很多群众仍然有使用莆田话的习惯。涵江是闽中物流商贸中心和全省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之一,新厝、江阴的海产品也大多在涵江四十米路市场汇集批售。历史上,福州的福清、永泰、闽清、长乐、平潭等县市都曾经隶属原莆田地区。因此,环兴化湾区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连的亲密关系,这也为环兴化湾区统一规划发展奠定十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环兴化湾区实行统一规划发展的几点建议。

由于环兴化湾区域分属莆田和福州两市,为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产业优势互补、产城融合发展,同时也为了更加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兴化湾,合力打造闽东北协同发展示范区,特建议如下:

(一)将环兴化湾区列为闽东北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示范区。同时,加大政策支持、落实惠台措施,借助妈祖文化、佛教文化,将环兴化区打造成为台商投资、居住聚集地和闽台文化交流融合示范地。

(二)谋划建设湾区新城,打造福建省会副中心。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要求,环兴化湾区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急剧增加的就业人口的居住休闲问题应当提前并统一谋划安排。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1、以人为本,统筹考虑就业、居住、休闲、教育、卫生、文化等因素,谋划建立湾区新城。在兴化湾南岸,江口镇于2010年被列为我省第一批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同时随着国家海洋局审批通过莆田市涵江临港产业园区域建设用海规划,2013年涵江区已经委托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莆田市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规划就业人员15万人。而在兴化湾北岸,江阴镇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单位,2015年福清市江阴镇委托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江阴镇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约13.57平方公里,规划容纳人口规模为17.3万人。目前已完成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此外,随着环兴化湾区闭合道路的形成,特别是联十一线、江涵大桥、江(阴)北(高)的海底隧道的建成,北高、埭头、南日等地的人员可能更加愿意来涵江、江阴等地就业,江阴、渔溪、新厝等地人员可能更加愿意到涵江居住。鉴于兴化湾南北两岸在人居建设方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安排,为防止重复建设,建议由福州、莆田两市共同谋划创建“福莆宁新城”(或命名兴化湾新城),来对接兴化湾的繁荣和崛起,为兴化湾众多创业人员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便捷宜居之所。2011年3月,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爆炸,此后,有专家学者呼吁我国应将核事故应急计划区半径范围提高到20公里。江阴港区距离福清核电站仅13公里,从人员居住安全考虑不宜就地建设发展成为城市。此外,涵江背山面海,淡水充沛,气候宜人,海产山珍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鼎盛人文荟萃的宜居之地。因此,湾区新城应选择在距离福清核电站20公里以外的兴化湾南岸为宜。

2、依托兴化湾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优越的地理位置、宜居水源气候条件,逐步将环兴化湾区打造成为我省的省会副中心。破解大城市病,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近年来,福州城市人口持续增加,造成福州中心城区房价高企、交通拥堵、教育医疗资源紧张,居民生活压力超大的现象。与此相反,福州周边的一些小城市的人员、产业则不断外流,甚至造成个别城市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参照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和设立雄安新区的做法,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疏解福州非省会功能的战略决策,设立我省的省会副中心。兴化湾是莆田、福州两市的交叉衔接地,靠近福州,同时也是莆田市特别是莆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接受福州新区、福州自贸区的政策辐射和产业配套转移的最佳区域和切入点。因此,环兴化湾区是我省省会副中心的最佳备选地。未来湾区新城的目标定位应当是“兴化湾滨海宜业宜商宜居新城+福建省会副中心”。

(三)由省政府牵头,制定出台环兴化湾区域统一发展规划。

2012年按照时任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省发改委曾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环兴化湾区域发展规划》,该规划拟对环兴化湾区域交通互联、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社会共享等方面进行统筹、布局,该规划后因某些原因搁置。环兴化湾区实行统一发展规划事关我省的发展大计,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福州、莆田和省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尽快制定出台环兴化湾区域统一发展规划。

(四)以环兴化湾区为载体,努力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福州大都市区建设。

(1)、加快福莆宁城际铁路建设,并在环兴化湾区规划建设高等级的城际铁路站。福莆宁岚同城化,旨在实现福莆宁岚4地互动共赢,对于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动四地协同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福莆宁城际铁路是福莆宁大都市区城际线网的骨架线,按照“先交界后纵深”同城化发展原则,福莆宁城际铁路在兴化湾设立高等级车站,有利促进福州、莆田的融合,也有利于推进兴化湾与罗源湾、三都澳等关联区域的协调发展。未来环兴化湾区将积极融入到以福州新港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北部港口群中去,成为莆田继湄洲湾外又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口岸。此外,福莆宁岚四地应该在交通、电信、金融服务、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尽快实现同城化,深入推进福莆宁岚融合发展。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推动环兴化湾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闽东北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示范区

(2)、依托兴化湾,加快山海协作,推进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向莆铁路、莆炎高速的是闽东沿海通往闽北山区和江西、湖北等内陆省份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沿线具有十分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兴化湾位处两条线路的始发区,依托兴化湾,闽东北四市一地之间可以广泛开展山海协作。一是大力促进旅游协作。南平市拥有丰富的山地陆游资源,尤其武夷山是著名的世界双遗景区。莆田是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和中国工艺美术工艺之都,拥“莆田二十四景”,此外,福州、平潭、宁德均拥有十分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闽东北四市一地之间山海旅游协作前景十分广泛,而兴化湾是闽东一地三市海上登陆进入闽北的最好卡口。二是大力促进产业协作。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依托兴化湾广阔的滨海产业用地,促进闽北制造业向沿海转移。同时,依托闽北广阔的山地资源,促进沿海三市一地的农业特别是畜禽养殖、林业、种植业、食用菌、珍稀物种养植等产业闽北山区转移。此外,作为产业布局空间上的调整,南平作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后花园,也可成为福州、莆田、平潭等沿海地区养生养老休闲旅游产业转移和合作投资目的地。

3、成立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加快推进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具体实践。针对东北经济协作区建设,四市一地共同已经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此外,针对福莆宁岚同城化和福州大都市区建设,福莆宁三市早于2012年3月就签订《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并建立了同城化磋商机制和定期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议设立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作为闽东北经济协作和福莆宁岚同城化建设的常设机构,作为五地市在基础设施、产业链群、公共服务、生态治理、两岸交流等领域全方位合作磋商交流的平台,由五地市的常务副市长(主任)每年轮值担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五地市的优秀干部进行集中办公,实行集中办公,常态化运行。办公地点建议设在涵江区。

4、完善湾区交通体系,构建便捷的环兴化湾交通网络一是加快北高机场的动工建设。

北高机场是环兴化湾区的空港,它的建成将极大提升环兴化湾区的人员出行条件,同时,与湾区的公路、港口、铁路密切配合将形成十分便利的物流条件。此外,它将填补莆田无空中交通历史,对于提升福清、平潭、永泰等地的空中出行也具有重大意义。三是谋划建设江阴至北高的海底隧道。北高之江阴海面距离约10公里,海底隧道的建立将极大便利兴化湾南北两岸人员经贸往来,促进湾区融合发展,而且江阴的海港、江阴的铁路支线、高速公路支线将与北高机场的空港密切配合,形成高度便捷的人流、物流条件。四是谋划建设环湾滨海道路。以江涵大桥、联十一线三江口特大桥、江(阴)北(高)海底隧道为控制点,沿兴化湾海岸线规划建设,打造闭合的环湾区滨海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