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19年:元朝中葉,虛弱的龐然大物

公元1319年:元朝中葉,虛弱的龐然大物

(上圖為元代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公元1319年,是元延祐六年,在位的是蒙古帝國大汗、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廟號為仁宗的皇帝,雖然治理水平比前輩宋仁宗差遠了,但是矬子裡拔將軍,元仁宗在元朝皇帝中表現還不錯。助兄登基;自己即位後,恢復科舉,指定《四書》《五經》為漢人科舉的標準用書;編撰法典,翻譯漢語書籍、限制貴族;但在繼承人問題上處理不當,加上自己英年早逝,只在位九年(公元1311年-1320年),導致後來元朝長達二十年的政治混亂及宮廷鬥爭(元朝一共不到100年)。

後世文人的讚美(投桃報李,元仁宗恢復了科舉)掩蓋不了尖銳的社會問題。

1.“驅口”(奴隸)普遍存在,可以在“人市”任意買賣。蒙古統治者欺壓的不只是漢人,也有大量的本族人。

2.東南沿海,倭寇之禍愈演愈烈,元朝政府對此無能為力,自滅宋以後,元朝的對外戰爭,尤其是海戰,簡直慘不忍睹。

3.稅收繁重,經濟僵化,農業破壞,禁海抑商。江淮出現了養馬場。從公元1292年到1322年,政府搞了四次海禁,海禁合計十幾年。

確實,元朝沒有文字獄,漢人不用服兵役。但是當民生凋敝,漢族人發怒了。他們懷念那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的宋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再大的版圖,再寬容的文化氛圍,再強大的軍隊(何況日漸腐化),保障不了民生,失卻了民心,這樣的政權,就只能是一個虛弱的巨人,等待人民將它打倒,釘在恥辱柱上。

等不了太久了,自公元1319年算起,四十九年後,大明王朝建立。同年,明軍攻佔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逃,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社會經濟終於可以得到回覆和發展,中華文明再次走向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