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前幾日Burberry中國新年廣告被吐槽至股價暴跌之後,又一個奢侈品牌的中國新年廣告遭到了質疑。

意大利奢侈珠寶品牌寶格麗BULGARI在1月4日的官方微信與微博上發佈了中國豬年廣告,其中使用“豬”的諧音“Jew”(珠寶“Jewerly”的縮寫),廣告語如:“Jew事順利、掌上明Jew”。

1月5日,寶格麗的 Jew年廣告就已經撤下,原因是單詞“Jew”還是猶太人的意思。並且猶太人是不吃豬肉的,廣告上的單詞“Jew”和豬的圖像很容易產生聯想,此廣告可能會讓猶太人感到被冒犯。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在廣告片中,運用了豬與珠寶的圖像,配文:胸有成JEW。

寶格麗發佈的微博是這樣描述的:

[“新年伊始,你的魅力已展露鋒芒. 寶格麗農曆新年特別款作品全新上市. 新的一年,要你做掌上明JEW.”]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第一個指出此廣告異議的是推特用戶@Natey Bakes,他表示:“寶格麗為了豬年廣告使用這個詞語,但是他們是否詢問過猶太人的意見?”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關於中外網友的一些言論:

1. 雖然也有中國網友表示:在諸事順利、胸有成竹中,“此竹非彼豬”,但是讓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看起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JEW和豬的圖像。

2. 另外,國外網友也指出,Jew並不是是單詞“Jewerly”的縮寫,在英文裡沒有這個說法,是商家自己的做法。

3. 在廣告語中,使用了成語“Jew事順利、掌上明Jew,胸有成Jew”,發音與“豬”相同,是個文字遊戲,一語雙關,實際上代表了“豬”與“珠寶”兩個意思。

為什麼時尚產業總是接二連三地製造種族主義形象?

寶格麗以最快的速度將“Jew年廣告”撤下,把影響力降到最小,但是在時尚圈因為不瞭解某個國家或某個民族的文化,奢侈品經常出現“水土不服”的事件:

Dolce & Gabbana“起筷吃飯”: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去年最大的事件就是Dolce & Gabbana“起筷吃飯”系列視頻了,此次事件影響甚廣,讓中國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徹底失去了信心。這主要是因為奢侈品牌對中國與中國文化不瞭解,公司歐洲總部在上線視頻前沒有與中國本地團隊進行確認,或者不重視中國團隊的意見。

Burberry中國新年廣告: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上週Burberry中國新年廣告,也引發爭議,大片中模特的表情冷漠、動作疏離,完全沒有中國新年的喜鬧氣氛,透出一股詭異感。引發民眾對品牌中華文化理解的質疑,此事件導致Burberry股價暴跌。

Prada的Otto 角色(猴子)卡通形象: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類似的事件都也體現出跨國公司內部各地團隊有效交流溝通的重要性,前些日子的Prada推出的Otto 角色(猴子)卡通形象產品被指歧視黑人群體。為了避免此事件的再次發生,Prada表示將成立一個專注於文化多元文體的諮詢委員會,以此表態堅決為種族平等而戰的信念。

關於新成立的諮詢委員會,Prada 表示:“我們承諾未來會加強多元化培訓,並立即成立諮詢委員會,引導我們在多元化、包容性和文化方面做出努力。我們會從此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努力做得更好。”

Philipp Plein 辱華T恤: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2007年,德國時尚品牌Philipp Plein發售印有清朝小丑及“FUCK YOU CHINA”字樣的T恤。

Chanel刺繡著《古蘭經》的抹胸裙: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在Chanel 1994年春夏系列發佈會上,一件刺繡著《古蘭經》經文的抹胸裙引起了爭議,此後Chanel表示道歉以及銷燬裙子。

Marc Jacobs “小髒辮”假髮,被批評“文化挪用”不當: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Marc Jacobs 2017紐約春季大秀,模特陣容多為白人,卻頭戴象徵黑人文化的“小髒辮”假髮。此舉被批評不當“文化挪用”,並繼續在社交媒體引起輿論反彈。

Gucci 使用錫克教頭巾,被批評“文化挪用”不當: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同樣被批評“文化挪用”不當的還有Gucci ,在Gucci 2018秋季大秀中,幾位白人模特都帶著錫克教頭巾,這讓部分錫克教徒很生氣,表示“錫克教頭巾不是為白人模特而設計的潮流新配飾,而是我們這些虔誠錫克教徒的信條,錯誤地使用錫克教頭巾會造成對文化的褻瀆。”

TFS觀點:

《華盛頓郵報》曾經在去年12月15日發表文章質問,“Prada,你在想什麼?”“為什麼時尚產業總是接二連三地製造種族主義形象?”文章稱,當涉及到種族、民族與多樣性的話題時,時尚界侮辱民族、種族甚至宗教的例子不勝枚舉。時尚產業在製造混亂與憤怒上的能力似乎是沒有底線的。即使企業變得更加全球化與國際化,它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也仍然有限。

以上的事件都說明了跨國公司內部以及各地團隊缺乏有效交流溝通,《華盛頓郵報》表示,隨著時尚公司變得越來越來越國際化,它們的產品可以廣泛地接觸到不同的受眾,但這些品牌仍難以深入地瞭解它們業務所在的國家的風俗習慣與情感。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它們的公關辦公室,但它們在確保對各個市場能夠深刻了解方面,幾乎沒有多少保障措施。

除此之外,許多設計師在創作的時候,為了讓商品有異域風情,會加入一些文化元素,而並非真正的深入瞭解這個文化,可是這件服裝的背後承載了一個文化群體千百年來的歷史,一旦被運用的不恰當,會讓品牌造成無可預期的損失。加上社交媒體的盛行,信息傳播的速度既快又廣,品牌的產品設計與廣告更要小心謹慎,否則可能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之內,品牌將引來滅頂之災。

寶格麗撤下受爭議的“Jew年廣告”,此廣告被批評種族歧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