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建武元年(公元24年)正月,劉秀趁著更始政亂、赤眉西進之機,派遣其大將鄧禹率精兵兩萬翻越太行山,進入河東,欲開闢關中戰場。六月,鄧禹全定河東,南渡黃河,進入關中地區。九月,赤眉軍擊敗劉玄攻入長安。

與此同時,鄧禹在長安北部一帶安撫民心,宣慰百姓,關中各地軍民紛紛來投,至建武元年十一月,兩萬大軍已滾雪球到號稱百萬之眾。眾將紛紛勸鄧禹南下攻打長安,鄧禹求穩不從。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其後,鄧禹撿了個漏子,赤眉軍離開之後,他迅速佔領了這裡,然而此時的長安已經破舊不堪,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的季節,赤眉軍捲土重來,剛剛收到糧食的長安城再次被席捲而空,百姓苦不堪言,對鄧禹大失所望,就連其手下軍隊也紛紛離開。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至此,當年號稱擁兵百萬的鄧禹只剩下殘兵餓卒不到三萬,被迫離開長安,北上雲陽。

而此時,經過這近一年時間的耽擱,關中周邊的割據勢力也已將注意力放到了長安這座落魄的名城上,局勢變得愈發混亂了。

起於漢中的延岑勢力,由散關進入關中,於藍田大敗鄧禹,進駐杜陵,窺視長安。原更始政權的漢中王劉嘉,亦率軍來到陳倉屯駐,想要在關中分一杯羹。

赤眉軍精兵盡出,長安城中便只剩了些老弱殘兵,鄧禹聞訊大喜,撿便宜的時機到了,於是再次攻入長安,與赤眉大戰於城中,適逢赤眉大將謝碌回救,鄧禹軍再次大敗,偷雞不成蝕把米。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鄧禹感覺很慚愧,延岑和劉嘉都贏了,只有他一人輸,這可太丟人。

至此,赤眉、鄧禹、劉嘉、延岑四方勢力角逐於關中,交相攻合,形勢亂到無可復加。

這個時候,鄧禹在關中的威望更是一落千丈,關中局勢,一塌糊塗。

建武二年冬十二月,關中在遭遇連番人禍之後,終於爆發了最大規模的饑荒,其嚴重程度以至人相殘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有的地方甚至百里都不見一個人影,百姓們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人也都躲在豪強大姓所築的堡壘中,聚營自保,堅守不出。而鄧禹軍隊也終於徹底斷了糧,只能淪落到挖野菜充飢。當然赤眉軍也陷入掠無所得的窘境,終於決定撤出長安,向東方挺進。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可憐的赤眉軍在連番消耗之後,東進卻遇到了傳說中的“位面之子”劉秀。

於是一直被留下隱藏下來,當做王牌的人才出現了,他就是行事穩重而又多奇謀,文武兼備且甚得軍心的無雙國士,大樹將軍馮異,馮異一出場就代替了鄧禹,力挽狂瀾,打得洛陽三十萬更始大軍不敢冒頭,敗赤眉大軍於函谷關的必經之路,帷幄運籌,決戰天下!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然而鄧禹又出來搶戲了,輸紅眼的他,不想白白為劉秀做了嫁妝,只是他實在是不適合打仗,馮異拒絕了鄧禹參戰的請求,並直接和鄧禹說了計劃: “異與賊相拒數十日,雖屢屢俘獲其雄將,然赤眉餘眾尚多,我等可以恩信誘降之,徐徐用兵。陛下今使諸將屯兵澠池,扼其東面要道,而異擊其西,一舉取之,此萬全之計也!”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然而得知計劃的鄧禹,自己去攻打攻打赤眉了,鄧禹中了赤眉軍的誘敵之計,漢軍死傷無數, 還好關鍵時刻馮異發現了,引兵救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將赤眉稍稍擊退。

轉危為安後,馮異苦勸鄧禹:“今士卒飢倦,實不可再戰,且休矣!”

只是,此時的鄧禹真的像一個徹徹底底輸紅了眼的玩家,失去理智的他再次領兵追擊赤眉軍,赤眉軍詐敗,給鄧禹挖了個大坑,而鄧禹打仗真的不行,直接衝了上去,後邊追來的馮異都來不及反應,鄧禹就陷入了包圍圈,漢軍再次大敗,馮異殺入重圍,將其救出。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此時,醒過來的鄧禹悲哀的發現,自己身邊只剩下二十四騎,比項羽窮途末路時還少四騎,看來是決計無法翻本了。

這一下,鄧禹是徹底沒脾氣了,不認輸不行啊,而劉秀看著各方勢力龍爭虎鬥,而他盡是坐收漁翁之利,不可一世的鄧禹,曾經坐擁百萬之眾,和赤眉軍火拼之後,只好歸降劉秀,雖然赤眉軍勝了,只是那於屬於慘勝。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而劉秀就是這樣在亂世中一步步坐大,最後奪得天下。

徹底歸順於劉秀的鄧禹成了隨軍幕僚,劉秀拜封其為右將軍,後來讓其組織行政事務,等到天下大定的時候,拜其為相,鄧禹磨盤滾打了多年,終於看清楚了,劉秀才是那個天命之子。

曾擁兵百萬最後只剩24騎,東漢太傅夢碎,其家族卻長盛兩百餘年!

巧合的是鄧禹有子十三人,漢朝的儒們經典剛好也十三部,鄧禹便各教十三子一門經學——這最終成為東漢以至魏晉世家大族以經學傳家之典範。

後來鄧氏更是得以與皇族世代聯姻,成為東漢六大家族之首(鄧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統家族、竇融家族、馬援家族和陰氏家族),百年來凡侯者29人,大將軍以下13人. 中二幹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餘侍中、將、郎、謁者更是不可勝數。就算到了三國時,還有鄧芝在蜀漢擔任重臣,東漢頂級的豪門望族,當以鄧氏為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