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被查封是怎麼回事?

11月30日,據媒體最新報道,天弘創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對樂視網、樂樂互動體育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鵬翼資產管理中心價值9002.2萬元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目前也已經獲得法院批准並執行。法院方面將會查封、扣押或者凍結這些財產。

樂視被查封是怎麼回事?

然而就是在這個敏感的節點,樂視網董事會資歷最老的高管之一劉弘,突然宣佈卸任。

樂視網上市9年間,劉弘對外界一直表現出與賈躍亭共同進退的姿態,甚至連其個人資產都同案被查封。不過,其仍在樂視體系子公司及多家關聯方任職,如TCL電子等。在那些方面目前還沒有傳出卸任的消息。

樂視被查封是怎麼回事?

樂視被查封是怎麼回事?

樂視被查封是怎麼回事?

而經歷了上半年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劇情——追回關聯方債務方案出爐、高管臨危換將、樂視電視運營主體受騰訊等巨頭支持等等,樂視網(300104,SH)投資人的胃口被一次又一次吊起。但7月20日樂視網發佈的暫停上市風險提示公告無疑再次敲響警鐘。

一個奮鬥了9年的公司,難道真的就在這一次殞滅了嗎?問題是樂視的股票還會持續跌停還是會有出乎意料的翻盤機會呢?這個也確實是不好說。也就是說在這件事情還沒正式結束之前都是有機會恢復如初的。在結果未正式公佈之前為我們都應該秉持著公正客觀的態度去看待這一件事!

相關新聞:

樂視危機的濟南波動:售後停擺 銷量下降 經銷商觀望

7月25日上午10點半,位於連城廣場一樓的樂視體驗店內空無一人。記者郭堯 攝

“樂視挺住,老賈加油。”7月21日17:50,濟南樂迷同城會里有人發出這樣一條消息,僅一人附和。在此前後的5天內,這個61人的微信群鴉雀無聲。

幾個小時前,以電話會議形式召開的樂視網董事會上,孫宏斌當選為樂視網董事長。從今年6月底金融機構逼債誘發的新一輪樂視危機看似以“江山易主”的形式暫告停歇。但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據稱,隨著梁軍取代賈躍亭成為樂視網法人代表,那些在樂視大廈前拉起的討債橫幅,只是從“賈躍亭還錢”改成了“梁軍還錢”。

樂視危機的餘波還在持續,而濟南的“爛攤子”也亟待收拾。

不開機與不開門:蕭索的樂視門店

樂視官網顯示,濟南共有34個樂視線下門店,即官方授權體驗店。其中22個位於市區,另外12個位於濟陽縣、平陰縣等地。近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實地探訪7個線下門店,並與另外9個門店電話聯繫,在這16個門店中,7個正常營業,另外幾個要麼未擺放樣機,要麼樣機未開啟,要麼處於關門狀態。

21日晚8點多,連城廣場一樓樂視生態體驗店牆上掛著的四臺樂視電視均未開機。店鋪內外也沒有明顯的“樂視”字樣,除了“共享生態世界”、“內容”、“應用”和“平臺”等信息,很難將這個位於商場角落、洗手間旁邊的店面與樂視產生聯繫。

“有時候一天沒人來問,有時候一天有幾個人來問,也有好幾天賣不出去的。”店員記得,今年3月份樂視手機撤櫃、店鋪整體裝修之前,樂視展廳的佔地面積更大,也有招牌。一名店員說,樂視銀色標識與藍色底面不協調,重新裝修後就沒再安裝。22日下午,人流量較大,該店的樣機同樣未開啟。店員解釋稱,同時開機會導致跳閘,一次只能開一臺。

當天中午,位於華山瓏城小區的樂視生態體驗店大門緊鎖,但店內還掛著樂視電視;歷山北路店開在一家聯通營業廳裡,負樂視電視的人不在店裡,想買電視只能電話聯繫。

22日早晨,歷城區王舍人街辦飛龍飛商場內已沒了樂視的蹤影,周圍商戶說,隨著修路拆遷,這家樂視就消失了。

濟陽的一家樂視生態體驗店也已關門,老闆則推薦到高新店購買電視。位於宏圖三胞內的樂視生態體驗店同樣蕭條。宏圖三胞南辛莊西路店店員說,目前沒有擺出樂視樣機,也沒有樂視的展廳展櫃,但可以前去購買。記者致電章丘宏圖三胞,店員說店裡沒有樂視電視或樣機,轉而推薦另一個網絡電視品牌。

“不靠譜”與“不賺錢”:觀望的經銷商

周誠也在觀望著濟南樂視的動態。畢竟,他自己就在濟南東部開了一家樂視生態體驗店,目前他還有十多萬元貨款壓在樂視手中。

最初接觸樂視時,正值樂視推出了合夥人計劃,周誠隨即投了意向書,直到一年後才有人和他聯繫,“當時濟南樂視只有一個人,說是沒收到這份意向書的推送。”但他沒想到,樂視的不靠譜不僅於此,一些承諾不能及時兌現,或者乾脆兌現不了。“去年開店,我們投了2萬多元用於推廣,年底才報銷出來;宣稱開業有裝修補貼、店員補貼,濟南只有一家店拿到了這份補貼;進貨返現的日子也不確定。”這些信號,讓周誠有些擔心。

今年3月,他再次嗅出了危險的信號,“樂視爆出內部消息,電視要大幅漲價,每臺漲價幅度是千元左右,讓經銷商都打款進貨。山東有打款一兩千萬元的經銷商。3月15日打款提交,最晚一批貨是6月29日才到。”周誠知道,去年9月樂視電視代工廠就已停產、缺貨,他將今年3月的漲價消息理解為圈錢,補之前缺貨的窟窿,“樂視欠著代工廠的錢,肯定要還一部分,然後代工廠才給他們生產。”當時,周誠覺得比較危險,沒有打款進貨。

讓周誠吐槽的還有樂視的返利制度。“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返利,但沒有樂視這麼高的返利。比如說,一臺電視說賣3000元,要打款5000元才能進貨。其實成本可能只有2000元,可能隨後再返給我們1000元或者2000元。這個返利,任何廠家都有,通常是廠家給經銷商幾個點的返利。沒有像樂視這樣返利高達百分之三四十的。”周誠認為,這也是在圈錢。

根據周誠的計算,開業一年多收入與支出幾乎持平,“細算的話是賠錢。”周誠透露,濟南有一家樂視體驗店的老闆是個IT男,經常拿工資貼補店裡賠的錢,這家店也是連年賠錢經營。“他天天盼著發財,因為樂視承諾LePar店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認購股權。”

售後停擺與銷量下降:夢想只剩下窒息了?

7月24日與25日,記者多次撥打樂視電視售後客服電話,始終無法接通。濟南樂視手機售後則表示,“需要返廠的問題修不了,廠家從端午節開始就全國停貨,已經停擺了。也就是說,保修沒有了。”

周誠說,樂視電視的很多第三方合作,包括售後維修,都多少出現了問題。“有電視壞了的客戶找我們,我們只能向公司反映,公司也沒辦法,沒明確的答覆。”

在樂視經銷商內部群裡,有經銷商抱怨自己手中已經有好幾個需要維修的客戶,但就是打不通售後電話,有人回應說一個多月了一直打不通,只能繼續等下去。“售後不給力,讓我們怎麼有勇氣去賣?”還有的經銷商手裡壓了一些樂視手機。

目前可以明確的是,樂視手機在濟南樂視生態體驗店已經幾乎無法買到。美林大廈一層的樂視生態體驗店裡,還有兩三部樂視手機。這家店的老闆劉建說,這幾部手機他無法退貨,“不退,哪有退的,剩下的大多都送人了。”

提起與樂視合作,劉建忍不住抱怨,“樂視欠我們錢。我們是去年年前打的款,這才到貨。現在打款,是預定八九月份的貨,我們先給錢,人家該(欠)著貨。”

周誠另外擔憂的是樂視銷量的明顯下滑,“哪怕再偏遠的門店,一天賣3臺電視才能回本。但是現在大多數店的情況是一週只能賣出一兩臺電視。”位於山大南路的樂視體驗店負責人也坦言,今年的銷量僅有去年的一半。

周誠最大的擔心,是樂視危機對消費者的影響。“樂視公司有了負面新聞,消費者都不認可了。今年和去年能明顯感受到差別,以前有人是衝著樂視這個牌子來的,有的人是衝著樂視會員來的。今年就白搭了,別人會問我樂視是不是黃了?樂視還幹著嗎?”不只是消費者少了,“買東西的也都擔驚受怕的。”

消費者對樂視的態度的確產生了變化。以樂視TV濟南樂迷會為例,這個“泉城濟南樂迷線上交流平臺”的微博賬號2014年發了45條微博,2015年439條,2016年降至188條,今年則只有2條。22日一早,當有人聽說記者尋找樂視體驗店時,表現出十足的驚訝,“樂視公司都出事了,怎麼還買樂視的電視?”

周誠想過退出,但他還有10萬元的貨款壓在樂視手中,“樂視的系統是隻能進不能出,你打進去錢,別想再拿出來。”採訪中,一家門店提到,店面只是展示給樂視公司看的,而不是消費者,“進來貨再甩(賣)出去,哪怕是賠錢出手。”

對於上述情況,樂視濟南區域負責人回應稱,“我們的業務一切正常。”

4月30日,周誠曾對樂視的信心一度跌到谷底,他發出了一張以“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為背景的賈躍亭照片,稱現在“只剩下窒息了”。(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