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創業者:沒有包工頭的分解力,就不要當CEO

導讀:中和商學院何一鳴老師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會制訂一個合理的企業目標,把這個目標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標,並把這些子目標融化到每一個員工的心裡去,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中去。只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企業才會上下一心,才會發展更快、更高、更遠。

有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問那裡的石匠們在幹什麼?三個石匠有三個不同的回答。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做養家餬口的事,混口飯吃。”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第三個石匠回答:“我正在蓋一座教堂。”請問,哪個才是管理者

中和商學院何一鳴老師認為:三個石匠的回答給出了三種不同的目標。第一個石匠說自己做石匠是為了養家餬口,這是短期目標導向的人,只考慮自己的生理需求,沒有遠大的抱負;第二個石匠說自己做石匠是為了成為全國最出色的匠人,這是職能思維導向的人,做工作時只考慮本職工作,只考慮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經常從自己工作本身的專業性考慮問題。他們很少考慮為了完成組織的要求,自己該做哪些改變,能做哪些貢獻。第三個石匠的回答說出了目標的真諦,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首先要有大目標,然後圍繞大目標做事情,成就一番事業。這是經營思維導向的人,這些人思考目標的時候會把自己的工作和組織的目標關聯,從組織價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發展,這樣的員工才會獲得更大的發展。所以說:第三個石匠才是一個管理者。他用自己的工作影響著組織的績效,他在做石匠工作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與建設大樓的關係,這種人的想法難能可貴!


大家都希望公司的員工像第三個石匠一樣,目標清晰,執行到位;但情景往往的是這樣子的:每年的年底或年初時,公司在盤點過去一年目標的完成情況,更多的是目標沒有完成,各部門負責人在忙著查原因、表決心、發願賭誓明年要如何如何。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年初計劃,到年底完成的不到70%?為什麼公司的計劃很清楚,分解到部門就含糊了?為什麼職責好像很清楚了,執行起來就變得模糊了?為什麼忙了許多事情,卻沒有見到好的結果?直到最後,你開始懷疑是人不行,是這批員工能力不行。

管理裡面從來沒有“這批員工不行”,只有自己不行。如果真的是員工不行,你沒有把不行的員工換掉,也是你自己不行。所以,我們需要反思一下:之前設定的目標是否有效?目標是否清晰?

那什麼是有效的目標?

讓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話說白龍馬從西天取經歸來,榮歸故里,前去看望小時候的玩伴,一隻驢子。驢子見到白龍馬功成名就,已經成就了正果,不由得向白龍馬傾訴起自己的困惑來:“你去西天走了三年,我在這裡拉磨也走了三年;你走了十萬里路,我每天拉磨差不多也走了這麼多路。付出的勞動和努力差不多,為什麼你成了正果,我卻一無所獲呢?”為什麼付出同樣的努力,白龍馬成就了正果金身,驢子卻一無所獲呢?問題的關鍵在於白龍馬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驢子只不過是在走而已。因此,

唯有方向正確,目標才是有效的目標。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會制訂一個合理的企業目標,把這個目標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標,並把這些子目標融化到每一個員工的心裡去,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中去。有效的目標計劃,可以使每個員工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如何做、用什麼標準去做、用多少時間去做......所以任何一個企業,從上至下,都要確立明確的目標,這樣的企業才會發展更快、更高、更遠。

最後,作為管理者,你是否看到別的行業、別的企業的戰略獲得成功,便盲目跟風,卻無法創造差異化戰略?是否制定完戰略後,卻沒有把戰略翻譯為目標,把目標分解成任務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是否也想深入瞭解“設定目標”的技巧?作為員工,你是不是會用OKR來作自己工作目標的分解?是否常被上司Diss你的目標設定不符合SMART原則?掃描公眾號二維碼,回覆關鍵詞“設定目標”,來和我一起過過招吧,有更多管理學習視頻等著你。

歡迎把今天的課程分享給你的朋友,也許你們現在還不是管理者,但可以試著把學到的一些管理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日常工作,管理好自己,就離大眾意義的“管理者”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