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在若干生命的日子裡,我們都好像對“幸福”情有獨鍾,每個人對此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覺得,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就是幸福;有人覺得,事業有成,明日可期就是幸福;也有人覺得,幸福沒有什麼固定的樣子,只要你覺得所有的付出亦是值得,不用太多,但也不能太少,知足常樂也是一種幸福......

我有一個習慣,無論坐公交還是去吃飯,我喜歡坐在最靠窗的位置。公交上,可以趁著夜色未深的朦朧和車子行進的動力來一次兜風,塞著耳機,雙眼微閉,由著那小風拂過面頰,吹起我的頭髮。而在餐廳,我可以一邊吃一邊張望著外面的行人甚至車輛,觀察他們的行蹤,神情,衣著。有種我在橋上看風景的感覺。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另一個自己,可能我的內心裡住著一個不知名卻依然想有把日子過成詩的藝術家。你呢?

聽說,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聽說,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我不否認我有諸多缺點,但我好在有一顆時刻都接受改變的心。《誰動了我的奶酪》告訴我們:變是唯一的不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強烈變化和心理衝突,使我們常常在各種各樣的變化中不知所措,追問著誰動了“我的奶酪”,抱怨著上帝的不公平,面對不了新的生活,陷入煩惱之中難以自拔。生活的迷宮是多麼的大啊!當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後,為什麼一定要沉浸在失去的痛苦、失望的無奈、決定的兩難中呢?趕快找到自己的“鞋”,隨著“奶酪”而變化,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這樣才會發現更多的“奶酪”。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是在最大變化發生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古人所說的“居安思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聽說,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最近早上都在堅持早起和晨練。一是為了減肥,二是為了培養自己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個什麼都好像算不了什麼的時代,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我也是近兩年才深深體會到,有個健康的體魄是多麼地重要。我們把所以對身體有傷害的行為都歸結於繁忙的學業或是工作,覺得年輕人就應該透支自己的身體,無所謂。但我們細細想想,倘若我們一直抱有這樣的想法,那所有的傷害就成了理所當然。這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多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啊!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

聽說,所有的付出都將已另一種方式歸來,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我們不能安於現狀,而是給自己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明確自己以後想要怎樣的生活,然後為了那個或高或低的目標付出努力和精力。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價值的權利,而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樣。唯獨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都可以活得很認真。

時間總是在我們搖擺不定間流逝。而真正需要我們做的真的很多,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在懷疑自己之前,先讓自己試上一次。幸福在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你留心到了嗎?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看著別人的生活過著自己的日子,想著少走一些彎路就可以多一點時間去做一些對生命有價值的事情。嗯......希望咱們都可以言行一致。

故人、往事、記憶、流年。每當這一串串有關時間的詞語不經意出現在眼前時,心便有種酥麻麻的感覺,說不出,道不明的傷感像一陣突如其來的寒風,捲走心底僅存的溫明,空蕩的心房需要汲取過往的一絲溫暖才能安詳度日。願幸福每天可以圍繞著你!

聽說,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