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歡迎閱讀

編者導讀

1870年,史皮爾(Spear,漢名施惠廉)在《最古老與最年輕的國家:中國與美國》一書中說:“中國人民的競爭(科舉)使得整個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則公開化。聽吧!西方國家,它沒有世襲等級,或許沒有個人榮耀,它沒有財富的權力,它不主張任人唯親,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見和利益” 。不過,儘管史皮爾高度讚揚了中國的科舉制度,但他卻並沒有規勸列強停下侵略中國的腳步。1905年8月,奄奄一息的清政府終於採納了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意見,並由那個朝不保夕的光緒皇帝頒佈詔書通令全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自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同年10月,上海復旦大學成立。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當時的美國畫報

但是,這一切都來得太晚了,談藝更希望廢除科舉,設立復旦大學的事情發生在康熙年間,萬曆年間,那麼魯迅先生也許就不會說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話了。當然,歷史沒有假設,一切曾經客觀存在的歷史現象,在當時的人類社會中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延續了1300年之久的科舉,自然也不是一無是處。千夫所指的科舉制度,恰恰是千夫的祖先們生存發展下來的一道重要保障。今天,談藝將以介紹明代科舉制度為該篇文章的楔子,梳理古代中國教育制度和人才選拔的特點和主要環節,與讀者一起討論古老中華文明的過去與將來,因本人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切盼專家老師予以批評指正!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美國畫報

為什麼要有科舉制度?

談藝和許多歷史愛好者一樣,對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著莫名的反感,這可能與早期接受的教育有關吧。什麼八股文,十年寒窗苦讀,百無一用是書生之類的評價,充斥在我之前的腦海之中。有時候甚至還聽到這樣的言論: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這項制度禁錮了知識分子的學術思想,將文化知識當成換取現實功利的交易品。儘管這樣的說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卻架空了當時的社會實情,用現代人的視角去審視當時的科舉制度,因此,談藝認為這是犯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毛病,是一種不公正的評價。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科舉制度發展導圖

華夏文明的發展就和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漸漸長大成人一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這個漸進過程是隨著社會內部與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成長起來的。在周代分封制的社會環境下,只有那些依靠血親維繫政治關係的貴族才享有接受教育,併成為尖端人才的機會。而到了兩漢時期,因為地方舉賢制度的實施,地方姻親鄉黨關係又霸佔了這一優勢資源,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地方豪強,門閥政治的形成。隋唐之後,為了維繫中央集權統治的權威性和效率,才採用了科舉這項用考試來選拔人才的機制。也可以說,科舉制度為農業社會的穩定及發展貢獻了巨大的能量,中央集權得以通過科舉選拔制度來制衡地方勢力,其實就是一種變向的民權普及運動,打破了社會的階層壁壘,讓整個社會都圍繞在中央集權的周圍,最終形成了民權與王道的有機融合,這種融合形成的力量最終讓華夏文明在當時的世界上長期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

明代科舉制度概述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明代科舉:文舉和武舉

明代的科舉制度是中古古代科舉制度發展到極致的一個階段。正如文章前面所說,科舉是為了將民權最大化地普及於社會,利用這項制度,王權可以直接調用民間的一切力量來為自己服務,尤其是在宋代以後,我們發現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幾乎消失了,即使是元末時期朱元璋與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人的混戰,明末清初的三藩割據,也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得以平復。這其實與科舉制度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為社會精英的上升渠道已經成熟,而且機制相對公平,社會各階層,各地方人群都有機會申訴自己的權益,在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社會自我調節機制下,科舉制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社會,維護國家穩定統一的作用。

羅素也在他的《中國問題》一書中說過,“與其把中國視為政治實體,還不如把它視為文明實體——唯一從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科舉制度就是傳承融合華夏文明的一條重要紐帶。儒家文化利用科舉制度統一了思想,各民族各區域的文化最終形成了共同體。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文舉考試晉級路線圖

朱元璋在建立西吳政權後,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下婺州(今浙江金華),改名甯越.並很快建立了甯越府學.成為朱元璋政權建立的第一所地方官學。“命甯越知府王宗顯開郡學,延儒士葉儀、宋濂為五經師,裁良為學正。吳沉、徐原等為訓導。(《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四》),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正式下詔,要求地方府州縣設置官學,並且將興學作為考核官員的重要指標,日照縣知縣馬亮當政三年,各項表現都十分出色,只因為沒有積極辦置官學,受到了朱元璋的處置,被降職調用。

明朝立國之處就意識到了設置官學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性,儘管朱元璋並沒有現代人的這種思維邏輯,但在他的潛意識中似乎也意識到了教育和科舉對社會穩定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明代科舉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官方辦學與科舉選拔人才相結合,由官學培養的學子成為了後來科舉考試中的主力軍,而府州縣學所招收的學生來自於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作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似乎也有著自己的階級情懷,他的這個政策至少讓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也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和參加科舉的機會。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極低的錄取率

隨著明朝政權的逐漸穩定成熟,科舉制度也逐步調整,除了打破社會階層壁壘,調和民間教育資源的共享上竭盡全力外,還平衡了當時各區域的差異,提出了三色卷選拔進士的制度,簡單點來說,就是將錄取進士的名額按區域定額分配。因為南方富庶地帶更有條件培養讀書人,而北方人在這方面處於弱勢。另外,像雲貴地區因為過於偏遠,對儒家文化的離心力較強,為了調動這些地方人群的科舉積極性,同時也為了打壓南方士紳勢力的膨脹,這種定額制度在當時還算是不錯的。

明代科舉的問題

雖然明代科舉制度打破了舊有的社會階層壁壘,調和了地方差異。但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面卻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造成了新的士紳階層。明代選拔官員的主要渠道就是通過科舉,這就讓其他實用人才的晉升空間受到打壓。拿醫生這個行業來說,明代不允許醫生參加科舉考試,甚至連他們的子孫後代都不允許參與科舉。他們只能接受太醫院所轄的教育機構接受教育和得到職業任命。這樣的做法,雖然能讓專業人才得到更加專業系統的培訓,卻扼殺了他們進入政治中心的機會,也就意味著,專科人才得不到訴求其政治權益的機會,從而也限制了明代社會的發展面。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新的士紳階層依靠科舉獲得了大量優勢資源,他們依靠這些資源來培訓後代和姻親、鄉黨。儘管科舉制度是相對公平的,但競爭者個體之間卻是不公平的。那些窮苦人可能要負擔更多的生活壓力,大部分人甚至因為貧窮而不得不早早務農或服役。這就像兩個參加百米賽跑的人,一個人穿著最好的裝備,且營養狀況良好,而另一個人赤著腳,嚴重營養不良,雖然他們要跑的距離是一樣的,但所要付出的努力卻是不對稱的。從明代中期開始,官宦家庭的後代中榜的幾率更大,官宦往往還會在自己家鄉助資興學,這種做法為之後的黨爭派系對立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中舉人的家庭關係越來越說明問題

明代儘管大大提高了置辦官學的力度,併為平民提供了相應的補助,但高中進士的人實在太少。而那些在會試中獲得好成績的貢生,因為沒有進士的頭銜,往往得不到重用。黃明光在《明代科舉制度研究》一書中做過這樣的統計:會試中考取貢士的僅有三十三人在朝廷中任職, 僅佔貢士總人數的0.55%, 其任官人數極為稀少, 而在三十三次登科錄中記載所現:在五百九十一人(貢生,舉人)中, 任知縣七品官者一百二十二人, 佔20.6%, 任縣教諭(不入流)者為一百三十四人, 佔22.7%。大量貢生失去了晉升的資格,一輩子只能做低級官員,因而只能利用權來撈取實際利益,這樣的制度直接導致了明中後期中貪汙腐化之風氾濫成災,激化了社會矛盾。

結語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明代武舉鄉試的錄取率


明代科舉利弊之處不勝枚舉,像八股文這樣的答題風格,有人誇也有人貶,但八股文的答題格式之所以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選拔人才的需求。我們不能苛求明代人能具備比我們現代人更高的水平來處理所有事情,畢竟,明代有許多制度一直被沿用了好久,甚至大清亡了都還在用。即使放到今天,也沒有任何一種人類制度能夠完美解決所有的矛盾。

相愛相殺,明代科舉與華夏文明的一段孽緣,欲說還休!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談藝的孩子今年剛剛上一年級,平時總喜歡纏著我讓我買這個玩具,買那個零食,我總是對她說:等你下次考到100分,爸爸就給你買。你們看,就算是到了今天,考試的影響力仍然巨大,並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起到很大的作用。談藝做出這樣一個預測:儘管科舉制度取消了,但考試還是要進行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