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http://www.365yg.com/a6414084524506317057/#mid=1556472601695233

弘揚祖先功德 傳承羅珠文化

構建標杆引領 促進共同發展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氏文化源遠流長

羅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來源相當複雜。羅姓在今天中國姓氏的排行榜中排在第22位,佔全國總人口的0.77%,約1236.7萬人。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據史料及相關族譜記載,羅姓起源主要有三,第一源於妘姓,起源於顓頊之孫祝融之後。祝融的封地在羅國,子孫以國為姓,這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黃帝之子有十二姓,祝融八姓,這八姓封在了羅國)。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甲骨文“羅”

(“羅”字上面是一個網,下面是一隻鳥,這隻鳥在文字上的形體就寫作“隹”。金文的“羅”比甲骨文的羅,多了一個“糸”,也就是繩子。用繩子結成網,然後去捕鳥。所以說,“羅”字可以表示捕鳥的網,也可以表示張網捕鳥這個動作)。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第二源於官位。在西周初期,有個官位叫做羅氏(相當於今天的“羅氏處”),專門掌管天下鳥禽的捕捉與飼養,以供王公貴族欣賞和食用,他的子孫後來就姓羅。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第三源於少數民族(鮮卑族、蒙古族),蒙古族裡邊有一支姓羅的,是黃金家族的後代,是成吉思汗第三個弟弟哈赤溫的後裔。滿族裡面的羅姓,有愛新覺羅血統。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今天的湖北宜城,是羅氏的發源地。後遷湖南、江西。一直到宋朝,羅姓是江西的大姓,隨後,羅姓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今天的羅姓主要分佈在四川、廣東、湖南三個省,佔了全國羅姓的41%,其中四川羅姓最多,佔了羅姓人數的17%。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理學傳芳

歷代羅氏子孫皆崇文重教,其中,羅姓——理學傳芳中的“理學”即道學,為宋代儒家哲學思想。北宋羅從彥,字仲素,福建南平(南沙劍州)人,世稱豫章先生。曾師從理學家楊時,又問於理學家程頤,楊時、羅從彥、李侗(從彥之徒)三人並稱“南劍三先生”。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氏家訓

駿馬登程四奔方,任從異地立綱常

年深新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問語,晨昏切記祖宗香

皇天不負四維氏,十八男兒總熾昌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堂號

羅氏郡望為豫章郡,“豫章堂”為通用的總堂號,此外還有長沙堂、明佳堂、積慶堂、繼德堂、戩穀堂、餘慶堂、楫松堂、一經堂、崇倫堂、紹衣堂、敦裕堂、留耕堂、思文堂等。

堂聯

豫章世德,理學家聲

豫章世德,湘水家聲

豫章世德,墨池家聲

探花世德,理學家聲

循州世德,理學家聲

文武世第,榜首家聲

循州著績,墨沼留徽

龜山受學,鳥夢徵奇

源流湘水,派衍湖山

一門秀士,九頁書香

枝江衍派,湘水流徽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豫章羅氏始祖 漢相大司農羅珠

珠公(公元前245年-前155年),字懷漢,號靈知。江西南昌的一個江右名系家族。羅珠是西漢時期的大將,漢高祖時跟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於民;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築城堡,並環城廣種豫章樹(樟樹),其後世子孫遂被稱為豫章羅氏。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據《南昌耆舊記》所載,“羅珠實為羅姓鼻祖,分佈天下者皆其後也”。羅姓之“豫章”郡望和堂號,皆源自珠公先祖之德望。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人才輩出

羅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因人數眾多,下面列舉部分人物代表: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孟郊(1092年-1153年),字耕甫,號休休,興寧刁坊人。少時家貧卻聰穎好學,精通經史。宣和六年考中進士,為一榜(亦稱一甲)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學博士職。後累官至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掌制誥。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梅縣石扇人。為世界上創立共和制國家第一人。他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建立蘭芳大總統制共和國,並任大唐總長。此體制自此延續110年,比華盛頓於1787年正式創立美利堅合眾國還早10年。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榮光(1834年-1900年)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出生在乾城縣(今吉首)鴉溪村。羅榮光任天津總兵鎮守京津門戶之大沽口炮臺長達24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官軍大多不堪一擊。羅榮光卻以67歲高齡率領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衛大沽口炮臺。後因兵力懸殊,彈盡援絕,壯烈殉國,保持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正氣之歌!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卓英(1896年-1961年),字尤青,大埔百侯人。保定軍官學校八期炮科畢業,國民黨陸軍上將,著名的抗日名將。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榮恆(1902年-1963年),一九二七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戰功赫赫,歷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並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街。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香林(1906年-1978年),字元一,號乙堂,廣東省興寧縣寧新鎮水樓村人。著名歷史家,客家研究開拓者。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師從梁啟超、王國維等。歷任中山大學、香港大學、珠海書院教授,廣州中山圖書館館長等職,獲香港大學終身名譽教授銜。首創族譜學,其《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等,為客家研究奠定了基礎。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天下羅姓是一家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中華羅氏一家親

羅利光,網名阿山,畢業於汕頭大學美術系,廣東梅州市豐順縣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大眾攝影》2007年度十佳攝影師,《車壇影協》攝影網管理員,梅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梅縣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學美術高級教師,長期致力於民俗、客家題材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