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只會吹竽嗎,其實他是有治國本事的,並且不次於他的父親

一提到齊宣王,大家一定會聯想到那個只會“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可能也正是因為“濫竽充數”這個成語,導致大家對齊宣王另眼相看,總是認為這個君王就是一個愛吹竽作樂的無道昏君。齊宣王雖然算不上什麼明君,但是這個人還是很重視人才的選拔,任人唯賢的。我們總不能只抓住人家的一點個人業餘愛好,就說人家沒有什麼本事。

齊宣王只會吹竽嗎,其實他是有治國本事的,並且不次於他的父親

濫竽充數

齊威王去世後,齊宣王即位。齊宣王即位後,任用田忌為齊國大將軍,統領三軍。在齊國武有田忌,文則有田嬰。齊宣王任用田嬰總理齊國國事,改進外交政策,發展市場經濟,齊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齊頭並進,攜手向前,繼續保持著他老子齊威王時期形成的與秦國並稱為超級大國地位。

齊宣王只會吹竽嗎,其實他是有治國本事的,並且不次於他的父親

齊宣王問政圖

當時有個叫王斗的人要見齊宣王,齊宣王主動跑到宮門口去迎接王鬥,並和王鬥牽手進入大殿,齊宣王很誠懇的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王鬥就向齊宣王推薦了幾個賢士,後來王鬥推薦的賢士都得到了齊宣王的重用。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齊宣王是多麼的禮賢下士,求才若渴。齊國在這些賢士的治理下,越來越繁榮。

齊宣王只會吹竽嗎,其實他是有治國本事的,並且不次於他的父親

繁榮的齊國

蘇秦在遊說齊宣王合縱抗秦時,曾這樣盛讚齊國的強盛和齊都臨淄的繁華:“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車輪相碰),人肩摩,連衽成帷(街上人的衣襟連起來就成了帷幔),舉袂成幕(衣袖舉起來就成了舞臺上的幕布),揮汗成雨(人多之故),家敦而富,志高而揚”。雖然蘇秦對齊國的富強有誇大之嫌,但是不得不說在齊宣王治理下的齊國,在當時確實是很富有的。當時的楚國最大,秦國最強大,而齊國是最富有的國家了。這些都離不開齊宣王禮賢下士,求才若渴的治國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