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夯土牆的特性


▼肌理│夯土牆的主要用料是泥土,夯築過程中可通過在土料中添加不同顏色的土或顏料,分層夯築形成變化多樣的色彩效果。通過改變模板表面質地可以影響夯土表面質感,也可以在混合土料中加入瓦片、磚、卵石、片石、纖維物以增加效果,或用工具於夯築完成後的半乾狀態在表面敲打形成特定的肌理效果。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優缺│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保溫│夯土材料的絕熱性能並不突出,因此當夯土牆厚度受限時,可與絕熱材料結合形成複合型牆體,使得外牆獲得兼具優良蓄熱和絕熱性能的節能效果。在農村地區,絕熱材料推薦蘆葦、稻草、麻質品、鋸末、動物毛髮等節能環保的自然纖維材料。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夯土牆的施工工藝


▼材料│

主要建築材料一覽(在選取材料時,儘可能的用本地可得的可持續材料。)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土源│應避免使用包含有機質的原狀土,如:農田、植被層或含有草根系的土壤。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放線│房屋四角垂線可採用“勾三股四玄五”的方法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基槽│基槽開挖的深度不宜小於500mm,寬度應至少大於夯土牆厚度的200mm。基槽平整後,需利用三七灰土對槽底進行防潮和夯實處理。尤其當槽底存在可液化土、嚴重不均勻的土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時,可採用三七灰土、砂石碎磚或三合土等材料換填夯實處理,處理厚度一般不小於300mm。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基礎│基礎由摻入熟石灰的灰土夯築而成,即:原狀土與熟石灰按8:2或7:3的比例混合均勻後,分次回鋪至基槽,每次虛鋪150-200mm厚,然後夯實至100-150mm厚,直至達到室外地坪標高(之上可直接用模板夯築水泥混合土作為牆基礎)。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混料│土料配比(土、砂子、石子)=5:3:2(以馬岔村為例)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夯築│每層虛土料厚度不宜超過150mm,否則其底部難以夯實。以此為前提,每層需給以三遍的夯擊,每遍夯擊各有側重。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換層夯築之前,需對兩層結構表面做適當處理,以增加層間結合強度,進而提升牆體的抗剪性能。

錯縫夯築:在地震設防要求高的地區,為增強房屋結構的整體性,各層夯築排板宜採用類似砌體結構的錯縫處理,即相鄰夯築層各段夯築接縫上下需錯開至少400mm的距離,形成上下咬合,避免豎向通縫的產生。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牆面處理│

1)牆面修整

牆面修整主要針對夯土牆表面產生的幹縮裂紋、局部刮蹭脫落、邊角欠齊整等影響牆面效果的問題。修整方法與夯土原理相同,即:a.用噴壺將待整牆體表面噴淋至混合土料相近的溼度,並衝去不需要的浮土;b.用海綿或軟布擦抹表面以抹平較小裂縫、缺口或凸起;c.對較大的坑洞或欠齊整的邊角,可用去除石子的混合土料填補,並用一面平整的木楔和榔頭敲打至理想效果。

2)草泥抹面

傳統草泥抹面仍可用於內外牆裝飾,其特有的透氣性能可進一步夯土牆自身的耐久性,但因草泥抹面相對性較差的耐水性,住戶每幾年就需要進行修補。

3)其他

夯土牆特有的“呼吸”功能可有效平衡室內溼度、吸附空氣中的粉塵顆粒。因此,新型夯土牆宜儘可能選用透氣性能好的飾面材料。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山田久鄉建|一步一步「夯土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