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年前,藍姐去了趟澳門,人還在港澳的旅途,家裡的陳光記發來了溫柔呼喚,吃遍澳門時驀然回首,原來這兒有的家裡都有。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旅行是令人愉快的,黑沙灘染黑了手掌,海豚企鵝萌翻了眼睛,娛樂場外坐了纜車,還看到了周潤發的消瘦背影……

對食物的溯本求源,讓藍姐絕對不會放過原產地的澳門燒臘,但真的吃了一次才發現,那跟想象的並不一樣。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人氣的確很旺,但是吃個飯像打仗;燒臘應該配米飯,但米飯沒有東北大米香;當地人對油脂的信仰,讓你想吃個涼菜絕對是妄想……

所以說啊,年少不識燒鴨味,吃懂已是異鄉人。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燒鴨是陳光記的金字招牌,傳承半個多世紀,追隨者不計其數。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燒鴨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鴨皮酥脆而不幹癟,紅亮而不油膩;鴨肉緊實而不發柴,厚實而不寡淡,蘸上一點鴨肚子裡的黑椒鴨鹽,黑椒的 “辛”帶著鴨子的 “香”,瞬間就能俘虜口腔。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瀋陽的陳光記之前從來沒想過,澳門四季如春,食材始終如一,而北方一到冬天,人長胖,小動物也肥了,所以要在做菜時,給食材手動減肥。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之前一直用是填鴨來做燒鴨,但冬天的填鴨肥油厚實,口感非常膩,於是換成了櫻桃骨鴨,櫻桃骨天生好動,油脂相對少一些,吃起來也更健康。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怕食物變涼,還增加了個小明爐,就算吃幾個小時,鴨肉也是熱乎的。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叉燒排骨拼盤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叉燒和排骨是燒臘,食材是豬肉,冬天的豬肉肥肉更多,所以做法上也跟原來有了一些區別。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尤其是叉燒,肉用的是五花,口感會更膩一些,以前就需要兩次烤制,第一遍高溫烘烤去油,第二遍低溫入味。

現在第一遍高溫烘烤的時間加長,把肥油逼出,少油更健康,口感也更清爽一些。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你看看,不過是做個菜而已,這是操著一顆教練的心啊!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食物做了微調,環境也升級了不少。

瀋陽有700萬人口,其中一半是外來的,當然也不乏南方人,川菜館子到處都有,廣東人想聚個餐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於是陳光記拿出了很大一塊空間,做了一個包房,平時可能閒置著,但能給異鄉人一個片刻的安逸,也就值得了。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原來的光線更直接,現在換了更接地氣的澳門式的燈箱,桌子也由方桌換成了圓桌,圍在一起吃飯的感覺,才更親切吧。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薑蓉雞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瀋陽陳光記,近期最大的動作,一個是把環境弄得更加澳門,另一個就是增加了一道薑蓉雞。

精選山東的三黃雞,必須是童子雞,淨雞2斤半,重量標準正負不超過半兩,雞皮要完整沒有破損,成型後才會更漂亮。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做法既簡單又複雜,特製高湯文火燉40分鐘,7成熟的時候拿出來浸冷水,然後再燉20分鐘,再浸一次冷水。

這個過程不是徒增花哨,而是雞肉一次煮好時,肉質會老,中途浸泡,可以讓肉質短暫回生,逼出血水,再煮時就可以從裡到外同步成熟了。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煮好的雞放進冰箱冷藏降溫,沒錯,這是一道冷菜,到目前為止,雞肉還沒有任何味道。

生薑打成薑蓉,跟香蔥一起,用生油炒成薑蓉汁,別小看它,這可是唯一的調味料。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不是蘸食,而是把薑蓉汁密密的澆在雞肉上,這樣一來,不但能讓姜的味道融入雞肉中,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肉的原始味道。

肉質嫩滑爽口,薑汁清新不辣,皮肉和薑汁一口吃到,就是最地道的澳門智慧了。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吃過陳光記的都知道,菜單很薄,菜品很少,除了燒鴨燒臘這些肉品,就只有幾道白灼菜。

不是不能加,而是不願加,店裡菜品雖少,但每一道都是經典,都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打磨沉澱,含金量非常高。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原則是一定要堅守的,但東北人吃肉沒點涼菜又實在難受,再三權衡,老闆決定,只增加幾道涼菜,倒也不算畫蛇添足。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致青春

“致青春”的名字取其顏色,透明的海蜇皮,清脆的竹筍,紅豔的山楂條,每一種配料都很清爽解膩,吃過豐饒的肉,再來幾口筍絲,胃口非常舒服。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冰心聖女果

冰心聖女果是把聖女果去皮,用秘製湯汁浸泡,涼涼的口感,甜甜的味道,可以當涼菜也可以當零食。

致敬澳門的部分除了燒鴨,還有河粉和例湯。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幹炒牛肉河粉

河粉幹炒,油溫非常高,火候的把握決定它的成敗,炒制過程風生水起,一碗帶著鍋氣的牛河,才算合格。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例湯

例湯既然叫例湯,每天只會出一道,不管是滋陰潤肺的花旗參老雞湯,抑或預防感冒的老火靚湯,滋補為主,味道也不差。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回頭想想,一口燒鴨一杯奶茶,就足以把胃口送去澳門,千里的奔襲,倒是也沒太多必要了吧。

去了澳門也要饞著瀋陽的陳光記,因為家裡的食物最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