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幾千公里的河南嫁到常寧,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農家婦女,多年來,她悉心護理痴呆在床的公公和照顧患有腦病後遺症的丈夫,柔弱的她擦乾眼淚,獨自一人撐起六口之家。
她就是勝橋鎮渣石村的吳臘妹,在苦難面前,她用真情堅守,用孝心凝聚,溫暖了家人,感染了身邊的人。從不向命運低頭,從不怕苦難來臨,她用愛,用責任,用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家,用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人間大愛。
為愛,遠嫁他鄉
今年41歲的吳臘妹老家來自河南平頂山,骨子裡透露著一股北方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淳樸與真誠。回憶起認識丈夫白橋衡的時候,吳臘妹滿臉都是笑容。20歲出頭的吳臘妹從老家河南南下廣東打工,與白橋衡同在一個工廠打工,丈夫對她是一見鍾情。慢慢地,白橋衡的愛一點點的打動了她。2002年,吳臘妹不顧家人的反對,義無反顧地和相戀的白橋衡結婚了。婚後的日子,他們勤勞、拼搏,為家裡蓋起了房子,有了可愛的孩子,日子過得樸素卻也幸福美滿。
2007年,正在幹農活的公公白秀春突發腦溢血,後經送醫搶救,卻留下了後遺症,行動不便,痴呆在床,吳臘妹是沒日沒夜的照顧公公。最初伺候公公大小便時,吳臘妹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得伺候啊,總不能不管他吧。”吳臘妹說,喂水、餵飯、端屎端尿、翻身、洗澡……她也算是“駕輕就熟”,可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為愛,咬牙堅持
丈夫外出打工,吳臘妹在家照顧病情逐年嚴重的公公和年邁的婆婆,雖說辛苦但她卻從不說累,因為一想到為了這個家,吳臘妹便咬緊牙關堅持著。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2014年,過完新年,白橋衡像往年一樣,和同村的老鄉們一起外出打工,吳臘妹則留守在家照顧患病在床的公公以及兩個孩子。4月份的一天,白橋衡因為身體不舒服回到了家中,吳臘妹陪著丈夫來到了市醫院做檢查。因為醫療技術不夠發達,丈夫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地治療。於是,她隻身一人帶著丈夫去到衡陽市檢查,就在快到醫院門口的那一剎那,丈夫突然如一灘泥一樣倒在了地上……經過搶救,丈夫的命是保住了,可是也因此留下了後遺症。
本來公公的病就已逐年嚴重了,沒想到丈夫也病倒了!“丈夫住院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吳臘妹回憶起那段日子便不覺得泛紅了眼眶。
丈夫住院治療的時候,吳臘妹才真正意識到遠嫁他鄉的痛苦。“隻身一人找不到親人溫暖的懷抱,找不到依靠的肩膀來述說自己的苦難,每天只能躲在廁所以淚洗面,不知如何是好。”吳臘妹笑著說。這時,住在同一病房的一位大叔每天都給她鼓勵、加油,給她講持家之道,孝親之道,讓她感受到了如慈父般的愛……就,吳臘妹慢慢地走出了“陰霾”。吳臘妹說,那位大叔在出院的時候還通過醫院的護士悄悄給她留下了幾百元錢,她也第一時間通過護士找到了那位大叔的電話,電話裡大叔仍然給予了她莫大的精神鼓勵。吳臘妹說,如果當年不是那位大叔的話,她堅持不下來,她這個家也散了!
丈夫出院後,吳臘妹從家裡弄了一些農產品給那位大叔寄過去。這兩年,那位大叔更換了住所和電話,吳臘妹再也找不了那位“父親”,她很想再感謝他,現在只能在此祝願他健康長壽。
由於丈夫喪失了勞動力,吳臘妹便不得不想辦法掙錢來養活這個家庭。
因為自己是北方人,吳臘妹便向鄰居們學習種水稻、紅薯、油菜等農作物,家裡的田地她全部種了下來。聽別人說附近有人家建房子找人做事,吳臘妹便報名去工地幹活,挑磚、挑水泥灰……一天超負荷工作下來,吳臘妹身體都要散架了,可是還得堅持回到家繼續照顧家人。被問到在工地幹活累不累時,吳臘妹笑著說:“累點怕啥,再苦、再難,都得咬牙堅持,生活還得繼續啊。”
為愛,傳承孝道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吳臘妹從嫁到丈夫家,除了剛結婚那幾年和丈夫孩子一起回河南老家,丈夫出了意外後,就很少再回去,臥床的公公、丈夫一天也離不開她的照顧,身邊也離不開人。“老父親患病我沒能回去照顧他,去年父親因病去世我也沒能趕上……!”堅強地吳臘妹強忍著淚水告訴記者。
原來,在吳臘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是父親把她拉扯大,因為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也成了她一生的歉疚!而今,她把對自己父親的這份歉疚加倍還在了公婆身上。
“如果沒有她,我們這個家早就散……!”說起媳婦的好時,78歲的婆婆劉碧玉滿眼淚水的說道。
為了養活全家,她什麼活都幹過,不管是髒活、累活,從不曾抱怨,從不曾退縮,家裡的收入全指著她一個人,農活也全靠她一個人肩挑背扛,有時夜裡還在外奔波。
在吳臘妹多年來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她的一雙兒女都特別懂事。只要放學回家,他們都會幫助母親一起照顧家人、做家務。他們從不亂花一分錢,學習成績也特別優異。
這些年,在吳臘妹的精心照顧下,丈夫的身體有些好轉。“為了不讓我那麼辛苦,也為了方便養病,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去了廣東親戚家的廠子裡幹一些輕鬆活兒。”吳臘妹說,她則繼續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小孩。
說到白家的兒媳婦,周圍的鄰居紛紛豎起大拇指。“白家的兒媳婦啊,是真的不容易!從那麼遠的地方嫁到我們這裡來,十幾年了,對丈夫好,對老人好,那是沒話說。”
她是孝老愛親的好兒媳,是堅守真情的好媳婦,是言傳身教的好媽媽。她的事蹟感動了周邊的鄰居,也感動了鄉鄰,2018年,勝橋鎮鎮政府授予她“孝親敬老之星”。
十多年來,公公患病,丈夫也患病,所有的重擔,全壓在了吳臘妹的肩上,但她從未為當初的決定而後悔過,即使現在生活仍舊拮据,但她始終認為人窮不能志短、困難是暫時的。“好在,一路走來,有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有鎮村扶貧幹部的幫助,還有周圍鄰居的幫助,真的很感謝他們!”吳臘妹開心地說。
2014年,吳臘妹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了國家的扶貧政策,她相信她一定能撐起這個家,照顧好公婆和愛人,培養好小孩。
轉眼就是10餘年,回想起自己走過的這些年,吳臘妹坦言:“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過來的,可能是我心態比較好!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還回頭看有什麼意思,只能抬起頭往前看,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採訪結束時,吳臘妹領著我們來到她家的豬圈,歡喜地說道:“這兩頭產業扶貧豬被我養的又肥又壯,馬上要過年了就能賣個好價錢……”如今,吳臘妹正朝著脫貧的步伐奮力前行。(錢輝)
閱讀更多 常寧好地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