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辛苦錢,開啟嶄新生活

“都是我們的血汗錢,現在拿到了,心裡終於暖了。”南方冬日的氣溫越發陰冷,而對浙江省德清縣某公司的36名工人來說,日前,拿到拖欠的工資,終於讓他們感受到了別樣的暖意。該縣勞動保障部門負責人說,這還得感謝檢察院的“監督智慧”。

張某是德清縣一家公司的負責人,2018年以來該公司發展遭遇困難。同年9月,張某得知公司賬務已經入不敷出,甚至連工人當月的工資都無法支付,此時他沒有積極想辦法支付工資,而是動起了歪腦筋逃避。在沒有支付36名工人工資的情況下,為抵償供應商應付款,張某將公司廠房內近60萬元的原材料及機器設備交由其他公司偷偷轉運。

後被拖欠工資的工人向相關部門舉報,德清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令張某依法結清拖欠的工資,但他仍將95萬元承兌匯票用於他處,拒不支付。後來,張某甚至玩起了消失。公安機關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對張某立案偵查,德清縣檢察院對張某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2018年12月,張某在蕭山機場被公安機關抓獲,關進了看守所,但是工人的工資還是沒有著落。

德清縣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承辦檢察官動起了腦子。通過約談教育犯罪嫌疑人、發揮律師協調作用等方式,督促張某及其家屬歸還拖欠工資,張某家屬表態一定積極配合,儘快支付,最終取得員工諒解。幾天後,被拖欠的56萬元工資款全部償還到位。拿到工資的工人們核對完數目,懷揣著辛苦錢開啟嶄新的一年。

德清縣檢察院結合相關情況,依法向縣公安局發出變更強制措施建議書,公安機關依法將張某變更為取保候審。張某走出看守所的大門,眼中閃爍著淚花,與妻子和孩子相擁而泣,“我以後一定要守法,絕不再拖欠工資!”

本報訊(記者嶽紅革 通訊員強米)“現在開庭。”“先核實到庭人員身份。”……

近日,一起民事訴訟案件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法院小法庭審理,案情雖然簡單,卻十分引人注目。

“這是我院審理的第一個由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農民工討薪案件。”案件審判長、臨潼區法院院長王佑勳介紹道。

經調查,今年50歲的臨潼區斜口街辦岳家溝村民老張,2016年曾在由史某承建的某公租房工程做搬運工。2016年底,工程結束後,史某一直沒支付老張工錢。在老張多次催要的情況下,2017年初,史某支付了老張2000元,剩餘的1萬餘元工資一直拖欠。

臨潼區檢察院作為支持起訴機關,向法庭提供了與史某等人的調查談話筆錄等,經雙方質證後,被法庭當即認可。檢察機關發表支持起訴詞,要求史某依法給付拖欠老張的薪資。史某表示願意立即支付拖欠工資,最終雙方調解結案。在檢察機關的見證下,老張從審判長手中接過被拖欠了2年的工錢。

庭審進行得很順利,但很多努力都做在了庭審外。

老張家庭生活困難,妻子殘疾,兒子即將高考,是低保戶。工資被拖欠後,他多次奔波找史某索要,並向勞動監察等部門反映,但由於未和史某簽訂勞務合同,手中也沒有直接證據,所以訴求一直未得到解決。

2018年5月,老張在朋友的建議下,來到檢察機關反映情況。

“我們研究了有關法律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法院起訴。”臨潼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董宏斌說,“據此,我院由民事檢察部門出面,向原告、被告、知情人進行了調查,固定了證據。核實情況後,建議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支持起訴。”

“感謝檢察機關為我‘撐腰’,我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庭審結束後,老張感激地說。隨後,老張還趕到臨潼區檢察院檢察服務中心,向當時接訪過他的檢察官躹躬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