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工作要不要轉移社保?都有哪些步驟和要求?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很多人也打算來年找一份好工作,但是有些人就會擔心社保的問題。社保是每個職工的合法權益,目前社會職工的流動已經越來越靈活,且大多數人都是跨地區工作。如果來年去別的地方工作,社保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社保異地轉移的這些事。

異地工作要不要轉移社保?都有哪些步驟和要求?


一、異地工作要不要轉移社保?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工薪族往一二線城市發展,也因此,越來越頻繁的工作調整也讓他們開始考慮要不要轉社保的問題。有的朋友甚至認為直接停繳算了,省得麻煩。這裡小編提醒一下,社保一定不能因為異地就業而停繳,當異地工作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定是是否轉移社保的問題。

社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工作調動較多的小夥伴,經常轉移社保也不太現實,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於這類朋友小編建議暫時不要轉社保,等在某一地方定居後,再把前面交的社保統一轉移就可以了。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社保還是隨著人走比較好,因為政策一直在變,社保跟著人走總是好的。而且我們一定要清楚,社保轉移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領取養老金。退休時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與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餘額及養老金領取地的職工平均工資等都是密切相關的。

二、社保異地轉移的基本步驟及要求

1、社保異地轉移的步驟

(1)找上家公司辦理社保停保。(一般離職後公司會直接幫你停掉)

(2)到社保局申請社保轉出,獲得《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3)拿著繳費憑證到新的工作地社保局完成轉入。

注:公積金的轉移是需要先在新的工作地開了公積金賬戶後,才在原所在地辦理公積金的轉移。

2、社保異地轉移的要求

社保轉移也不是想轉就可以轉的,按照國家規定,男性滿50歲,女性滿40歲,換城市工作的時候不能夠在新的城市建立社保賬戶,只能夠建立臨時賬戶,原來交的社保也不能轉移到新的城市。繳入臨時賬戶的,養老關係不發生轉移,仍在原參保地,待達到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時,將臨時賬戶中的全部儲蓄額彙集到一起,轉移養老金的領取地或者戶籍地。

注:如果是同省戶籍人員在省內流動就業,申請省內轉移時,不設年齡以上限制。

異地工作要不要轉移社保?都有哪些步驟和要求?


三、多地繳納過社保,最後在哪裡領取養老金?

1、參保人的參保地和戶籍地一致,待遇領取地在戶籍地,也在參保地領取養老金。

2、戶籍地和參保地不一致的,就以累計參保滿10年的地方作為養老金的領取地。

3、如果參保人有多個繳費滿10年的地方,按最後一個滿10年的地方確定養老金領取地。

4、如果參保人所有的地方繳費都不到10年,那麼就把參保人的養老關係及相關資金轉回到戶籍地,由戶籍地來支付養老金。

四、社保新政對於社保轉移的影響

社保新政施行後社保繳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對於我們的社保正常轉移並沒有太多的影響。社保關係還是存放在社保局只是他的社保徵收是由稅務部門來完成徵收。

而徵收完成以後的社保基金,包括社保費用的託管都是由社保部門自行來完成的。所以,在社保轉移的時候,社保關係轉移的開具等一些事情,都是需要找到社保部門來辦理的,無需去找稅務部門去辦理。

在轉移的過程中,和以前一樣,只要是有接收單位開具社保的接收函,去原參保所在地進行社保轉移就可以了。在轉移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欠費的情況,是需要把欠費補交完成之後才能進行轉移的。轉移完成以後,會有一份轉移和繳費明細,只要把這個轉移和繳費明細交到新的參保單位,就完成了。

注:社保轉移過程中,醫保如果需要單獨轉移的,那麼醫保也需要做一個這樣的轉移。如果社保和醫保是捆綁式轉移的,那麼只需要做一份轉移就行了。

如果是在沒有新的工作單位接收的前提下離開原工作單位,也是可以正常的將自己的社保醫保從單位轉移出來的,就需要轉移到自己戶籍所在地,然後以靈活就業的形式參保。

如果採取這種形式就需要在自己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開具一份社保的接收函,然後持有這個接收函,把這個社保轉移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以靈活就業的形式參保。

異地工作要不要轉移社保?都有哪些步驟和要求?


五、異地社保處理建議

1、經常變動工作地點,居住地尚不確定的小夥伴,可以在工作地分別辦理社保和公積金,幾年後一次性轉移合併。

2、針對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朋友,轉移社保之前務必打聽清楚當地政策。比如像上海,公積金賬戶一旦轉出就不能再回來了,北京地區外地的公積金賬戶是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的等等。

3、有的小夥伴對於異地的工作只是想嘗試一下,那麼肯定不建議轉移社保,直接在當地交就可以了,到時候往哪兒轉都方便。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保異地轉移的相關事項,社保新政已經在2019年元月開始施行了,對各公司的社保徵收工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提醒朋友們,社保轉移後要儘量補上,不然那或將影響多項社會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