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港口、航運、物流大受期待

2019年2月18日晚,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終於出爐,在《規劃綱要》中提到: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強與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港口、航運、物流大受期待

國際航運作為主要競爭力之一,這次和金融、科技創新一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寫進了綱要,背後是國家在精密的調研和全面的謀劃後對大灣區做出的定位。

粵港澳大灣區航運優勢明顯

作為灣區經濟帶,航運建設發展自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題中之義。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天然良港,航運優勢明顯。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三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共計約6700萬TEU,在全球十大集裝箱港口中獨佔三席。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港口、航運、物流大受期待

國際航運中心香港

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需要提升珠三角港口國際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

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港口、航運、物流大受期待

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併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港口、航運、物流大受期待

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搜航認為:一個大型灣區城市群想要高度協同發展,必然躲不開的問題是相互之間的分工合作:比如內貿與外貿的分工、集裝箱和幹散貨的分工等。而大灣區港口之間的協調程度不夠,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交通配套設施仍待完善等問題。好消息是隨著國家層面《規劃綱要》的出爐,大灣區更加詳細的規劃已經在路上,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