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關於貿易衝突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對於事件引發的後果,卻較為少見。美國企業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學的經濟學家馬克佩裡,對貿易衝突帶給美國的嚴重後果和影響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了可以輕鬆交易的東西之間長期穩定的價格差異,主要是商品,而不是服務。

如圖表所示,根據佩裡的說法,藍色項目是那些對國際競爭開放的項目。

主流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全球化有助於緩慢的價格增長。去年,瑞士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克勞迪奧·博里奧對這些證據進行了權衡,並在一次演講中宣稱“人們會期望低成本生產者和廉價勞動力進入全球經濟市場持續的通脹壓力,尤其是發達經濟體。”

這張圖表優非常高效,但通過將其擴展為更加複雜的版本,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它背後的現象。

我們首先要包括各類支出。佩裡選擇了15種代表性商品並採用了美國勞工部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此外還引用了商務部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衡量通貨膨脹。

較粗的線代表更多的支出。我們根據官方類別對線條進行著色,而不是評估每種商品或服務的可交易性。

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這些類別顯示了類似的趨勢。自1999年底以來,大多數耐用品(棕色線)變得更便宜。耐用品通常使用三年或更長時間,如傢俱、相機和汽車。作為一個類別,他們更有可能跨境交易。因此,如果貿易衝突升級,最有可能變得更加昂貴。

一些非耐用品(青色線),如玩具和服裝,也很容易在國外廉價生產並運往美國。它們是價格最低的那部分。

大多數服務(紅線),如餐館和醫療保健,都難以進口,並且沒有看到會使價格保持低位的競爭類型。

此外還可以更進一步,計算每個類別對年度通脹率的貢獻程度。耐用品——其中許多是廉價進口產品——是幫助減緩價格增長的唯一類別。有一些例外情況,例如2009年和2015 - 2016年期間不穩定的油價導致非耐用品的價格自由下跌。

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這些廉價的國際商品並不總是有用。自復甦開始以來,美聯儲一直在努力實現2%通脹率的目標。

如果不是今年第一季度耐用品價格下跌0.27個百分點(棕色條形),那麼自當前擴張初期以來,通脹率首次達到或超過2%。

有跡象表明價格增長正在加速——本週四的CPI發佈表明,在年增長率為2.8%的情況下,價格正以六年多來的最快速度上漲。

目前的貿易摩擦可能會推高通脹率,尤其是耐用品。正如佩裡和其他人所指出的那樣,隨著LG和三星等國際製造商爭奪美國市場的份額,洗衣機價格多年來一直在下降。然後特朗普在1月份增加了關稅。從那以後,洗衣機一直在變得越來越貴。

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不僅僅是洗衣機。當貿易壁壘上升時,它們在圖表底部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那裡的物品不是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看看所有的細線——但它們通常是消費者與大多數人互動的物品。在這些類別中,消費者早已習慣於價格下跌。綜合起來,這些因素意味著這些商品恰恰是美國人首先感受到貿易政策痛苦的地方。

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貿易衝突對美國自身的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