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這幾天刷微博,刷到了三井壽哭對安西教練說的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不知道怎麼回事心裡就又觸動了一下,儘管我已經好幾次看到這個片段了。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而作為一名車輛工程畢業的理工狗,我曾經的夢想就是到企業造車,但奈何幾經變換做起了汽車編輯這行。那既然車造不了,那隻好用筆頭寫一些造車的那些事,滿足一下自己曾經的小夢想。

萬事開頭難,有錢都不叫事

沒有什麼是一箱錢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箱。

想要造車?簡單。先融資個幾千萬。

什麼?不知道怎麼融資?

沒看到賈老闆已經身體力行的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麼錢是一個PPT弄不到的。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但切記一點,PPT可不能胡亂瞎做,逼格一定得要有。黑色背景、白色字體,字也不能多,重點要突出。最好是能整幾個大家根本沒見過的名詞,類似於賈老闆的什麼生態化反、七大自生態、性格青年。反正只要把投資人給忽悠瘸了,他們就會乖乖地付錢買你的拐。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有錢之後,那事就好辦了。

辦公樓,衝壓、車身、油漆、總裝四大車間、發動機廠全都買買買;開發、採購、財務、市場、生產部門的員工都可招招招。等這一切都辦妥當了,就可以開始計劃造車了。

利潤是王道,其他都靠邊站

一般來說,從項目成立到 SOP(Start Of Production 批量生產開始),時間跨度為 48 個月,分為三大階段:產品定義、批量開發、批產準備。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產品定義階段:

市場部會根據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需要設計一款某某車型,目標客戶是某某群體,之後羅列好裝備清單和配置表,以及預估售價和銷量預測。

銷量預測就輸入研究院,研究院會給出項目介紹和項目任務書,並輸入採購中心進行預選供應商布點,形成採購BOM;之後再輸入基地財務,做成盈利性分析報告上報集團,集團感覺這個項目有錢賺就發出立項,反之消項。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但如果領導覺得不賺錢,那總不能讓它就這樣半途而廢吧。所以就想法設法的提高利潤率。

那提高利潤率的辦法大體有兩個,一是加價,二是降本。

加價就是增加產品競爭力,再漲價的同時,還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簡單來說就是增加了 100 塊的配置,但消費者願意為此花 200 塊買單。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至於降本,就是先把競爭對手的車各買一輛,拆了。看看裡面有什麼可以省成本的材料,比如競爭對手的秘製隔音包比較便宜,我們也換成這樣的吧,一下子可省好幾塊錢,美滋滋。

之後陸陸續續換材料、換沿用件、減少配置,這樣到最後利潤率終於達標。

開發部:“老闆,利潤達標了,您可以賺錢了。”

老闆:“不錯不錯,辛苦了,正式立項吧。”

批量開發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就是將之前設計的產品方案進行細化,並跟隨市場部不斷變動的需求時刻對設計進行更改。

什麼?車輛排放達不到國6標準?那這樣我們不能上市。沒辦法,你們減阻吧——前保加寬點,後視鏡縮小點,底護板加長點。然後光順再重做一遍、CFD也重做一遍。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什麼?碰撞測試只有3星?競爭對手都4星了,沒辦法,你們把A柱加固一點,行人保護功能做好,主動安全配置再加一個上去。

終於,忙活幾個月後,工程師累成了狗,但排放合格,碰撞合格,零件也都完成定點和OTS計劃,可以進入批產準備階段。普天.....還不能同慶,因為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批產準備階

撕B是不對的,但撕B能造好車

批產準備階段:

項目要SOP,必須每個零件都要達到質量標準,每個軟件都要得到認可。認可也就是要達到國標或者其他國際標準。而批產準備階段就是認可的最後一步,也就是要製造試驗車輛並完成各種認可實驗。

認可試驗分為臺架實驗和整車實驗。

臺架試驗模擬最惡劣的天氣、最高強度的使用。整車試驗是用新零件製造出試驗車,然後進行耐久路試、三高路試、壞路路試等等。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不過在製造試驗車的期間總會冒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供應商會推遲零件送貨時間;零件就算送來了,可又發現尺寸出問題,裝配不上去;等到零件沒問題了,卻又發現安裝工藝書做錯了.....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反正錯了就是加班,改改改。

幾個月後,試驗車做好啦,但等待又是Audit質量檢測。這個質量檢測通俗來講就是挑毛病。而這個時候恰好就工程師們的撕逼時間。

比如你發現試驗車漏水,總裝技術員會說一定是油漆車間 PVS 沒塗好!

油漆技術員會說一定是總裝沒裝好!

撕逼了一會,然後他們會一起說一定是設計的問題,改設計!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反正就是在各種撕B中,終於撐到了 SOP。工程師們終於可以普天同慶,再也不用互咬了!這樣,一部車算是造出來了。現在事情就簡單了,把車賣出去就好。

至於怎麼賣出去,我怎麼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