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聲留給了我們

(哈薩克族)艾克拜爾·米吉提/文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

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

等到千里冰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

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

姑娘就會來伴我的琴聲

1959年春天的一個夜晚,當深情、悠揚的旋律在伊犁河畔的可克達拉草原升起的時候,經典歌曲《草原之夜》悄然誕生了。

這首歌詞承繼《詩經》風旨而曲風極具草原韻味的民歌,與《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主題音樂《化蝶》一起被稱為東方音樂在愛情歌曲領域的里程碑。它唱出了年輕的建設者們在火熱的年代裡對愛情的渴望與忠貞,展現了青春的共和國最深沉的情感底蘊,它滋養了愛情,因此也被愛情滋養,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靈深處引起共鳴,廣泛傳播,經久流傳。

60年來,《草原之夜》征服了無數的聽眾,也成就了眾多的歌唱者。繼孟貴彬、李雙江、閻維文、刀郎等之後,有靈魂歌者之稱的當代音樂人李健對《草原之夜》進行了重新演繹,使這首東方小夜曲再度流行開來,成為年輕一代滋養愛情的靈歌。

2019年2月1日,《草原之夜》的曲作者田歌在這首歌即將迎來60週歲生日的時候不幸辭世。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田歌只有21歲。青春的田歌永遠活在他創作的歌曲裡,活在那片賜予他靈感的草原上——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留在草原的琴聲

今天,在手機和網絡普及的信息時代,讓年輕人聽到“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的歌詞,或許會覺得陌生。拇指一族們只要按下按鈕,或敲擊一下鍵盤,順著微信或是郵箱,那封信會即時抵達,用不著“郵遞員來傳情”(倘若真是有情)。更何況快遞哥哥已經基本取代了郵遞員的那份差事。正如首唱《草原之夜》的歌唱家孟貴彬演唱時,將歌詞中的“郵遞員”唱為“郵差”一樣。

我是在微信群裡看到2月1日上午10時05分,著名作曲家田歌逝世噩耗,享年89歲。是他的孩子們發佈並由微友轉發群裡的。他創作的著名歌曲《草原之夜》的旋律即刻迴響在我的耳畔。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應當說這是一首非常寫實的紀錄片《綠色的原野》(1959年8月,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插曲。那畫面中正是冰雪覆蓋的寒冬,各民族同胞在冰天雪地裡建屋鑿渠,為開墾亙古青色草原柯克達拉而奮戰,那場面十分感人。在雪野黃昏蘆葦蕩邊,隨著一縷淺淡的晚霞和在篝火旁工作的人們,唱響了這首富有地域特色旋律的《草原之夜》。正如歌詞所唱:“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姑娘就會來伴我的琴聲”。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像琴絃一樣撥動人心。這首歌不啻在草原上留下琴聲,自此以其美妙的旋律和歌詞不脛而走,由寫實畫面襯托出一種飄逸,一種浪漫,經久不衰,激盪人心。

其實,一首歌就是一條河流,會滋潤河流兩邊的心岸。宛若伊犁河,哺育著兩岸的千里沃土。而《草原之夜》創作於我的家鄉霍城縣可克達拉草原,如今在那裡已經誕生一座名曰可克達拉的城市。不經意間,一首歌催生了一座城市,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當然,更是作曲家對人世間作出的傑出貢獻。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邊塞風光(國畫) 馬萬國作品

1994年4月末的一天,中國音樂研究所邀請我們參加一個座談會,在這裡我和田歌先生相遇。他人很健談,也很開朗,提起新疆的話題,我們有說不盡的共同語言,一下便成了忘年交。他創作的《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傳唱於世,也成為新時代新疆的文化標籤之一。現如今,田歌先生駕鶴西去,而他的歌卻傳唱人間,也讓人們對可克達拉這片青色草原和一座新城,充滿美好想象和情感寄託。

一首歌,可以唱響一片土地,也可以讓一個作曲家藝術生命獲得永生。當然,也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歌唱家,發現和展示自己聲樂天賦和造詣的清泉。

這就是田歌和他的歌曲魅力所在,也是藝術創作的潛在規律之一。

艾克拜爾·米吉提

哈薩克族、新疆霍城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中國作家》主編,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第六、七、八、九屆全委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END—

逝者已矣,經典永存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熱門閱讀文章

★ 本號姓“副” 歡迎來“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鋼:忍別二月河

★ 三會大俠——追憶金庸先生

★ 花甲副刊“朝花”,人間哀樂關情

★ 研討會上為啥充斥著謊話

★ 副刊大家嚴獨鶴與《快活林》

★ 用鏡頭留住100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 追憶與漫畫大師方成的“忘年交”

★ 毛澤東呼籲請保留專刊副刊

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人物|田歌走了,他把《草原之夜》的琴声留给了我们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