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近日,小編看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節目《國家寶藏》,其中有一節專門講詩仙李白的唯一傳世真跡《上陽臺帖》。對於李白,每一個人都不會陌生,除了“詩仙”之名,還有就是喜歡飲酒,素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說。此外,眾多文豪詞帝也都有飲酒、借酒抒情的習慣,包括李清照,由此可見酒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可忽視。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個和酒有關的公司——江小白。在中國,酒文化已經傳承了千年之久,而說到酒的品牌,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就是茅臺、五糧液等等。這自然說明了這些品牌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酒行業中的份量。

而說到茅臺,今天不僅僅是白酒的代名詞,我們也能在其他行業見到它的身影,比如“茅臺學院”、“茅臺機場”,甚至還開始進入到造車大軍的行列。當然這是茅臺的一種營銷方式,但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白酒行業的不景氣,必須謀求主業外的副業。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然而就在白酒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時候,一個新興的白酒品牌——江小白卻在短短几年時間內興起,並在全國的白酒市場佔領了一席之地。沃德社會氣象臺實時信息監測顯示,近一個月全網關於“江小白”的相關討論達26875條,其中微博數據佔比最高,達21123條,影響人數超過13435.12萬人次。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實時數據統計↑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江小白”目前的影響力和市場地位,但是更恐怖的是“江小白”的網絡滿意度。監測顯示,近一個月江小白的網絡滿意度高達91.02%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而作為對比,傳統品牌茅臺五糧液的同期網絡滿意度僅分別為52.33%51.19%,遠遠低於江小白的網絡滿意度。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江小白如何能收穫這樣高的網絡滿意度?我們不妨來看看網友對江小白的評價。2018年12月2日,中國警察網官方微博@中國警察網發佈了一條微博,說“第一次看到有酒企出來勸止酒駕的”,併為江小白的勸止酒駕行動點贊。僅這一條微博的轉發量就超過了1002次,評論達650條,點贊超過3600次。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中國警察網之所以點贊江小白,是因為江小白官方微博在11月30日發佈了一個短視頻,並配文說“別讓僥倖心理毀了往後餘生!勸止酒駕從我做起!”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確實如警察網所說,很少有酒企會主動勸止酒駕的,所以對江小白此舉有必要為其點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江小白此舉也是一種營銷方式,就如同茅臺冠名機場、冠名學校一樣。

所以,有不少網友說江小白的成功就是因為營銷做得好、文案做得好,甚至說是“業績配不上名氣”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其實,網友們的說法也並不無道理。但是作為一個新興品牌,營銷上的成功,或者說名氣大於業績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作為一個2012年才創立的品牌,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做到名聲在外,甚至是走出國門,作為局外人的我們或許說的再多也只是局外人,倒不如聽聽內部人怎麼說。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我們都知道,江小白由陶石泉創立,但背後投資人卻是IDG資本。而日前作為投資人的IDG資本的閆怡勝就與陶石泉進行了一場對話,小編對這場對話進行了總結,發現無論現在的江小白成功與否,以下幾點值得借鑑。

1.堅持創新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隨著洋酒的大舉進入以及人們對酒文化認識的轉變,白酒越來越不受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而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江小白逆市而生,陶石泉的解釋是“要向年輕人學習,要創新”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首先從口感上,江小白通過技術的改進,讓白酒變得輕口味,更柔和,醉酒度更低,走輕口味和清香型的差異化、年輕化路線。其次從感性層面、飲酒文化上,江小白打破了過去圍桌敬酒的應酬、人際關係,更加倡導“獨飲”或者“對飲”。

2.準確的市場定位

一個品牌,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最終要看市場和消費者是否接受、是否認可。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對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必須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而對此,陶石泉的解讀是:江小白的用戶畫像、品牌定位的是都市年輕人群,從年齡上來講,基本是25-35歲,從地域上來講就是大城市。從市場戰略來講,不是在做農村包圍城市,也不會定位成一個二三四線市場的品牌。江小白的定位是城市年輕群體喜愛的“質優價平”的產品,帶有品牌的時尚感、年輕感,同時定價是年輕人都消費的起。

3.適度的營銷必不可少

正如前文所說,一部分網友認為江小白目前的成功就是因為營銷做得好、文案做得好,甚至有言論認為“江小白就是一家營銷公司”。對此陶石泉也進行了回應。

江小白成功與否,但這些我們不能無視!


他認為企業最基本的兩項職能就是創新和營銷,這是企業首當其衝的兩大管理職能。就像一個人活著要吃飯,也要喝水,可以只吃飯不喝水嗎?所以這是一個帶有認知成見的說法,認為好公司只做產品,不需要營銷。江小白當然是一個在做營銷的公司,但是並不只有營銷。營銷做得好不妨礙江小白是一個做好產品的公司,是一個好運營的公司。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習慣或者稱是劣根性,那就是去評價他人。小編覺得,這不是什麼壞事,至少說明我們有自己的判斷力。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要看它的業績;一個品牌的成功與否,要看消費者是否滿意。

作為一個不是江小白的消費者,江小白的成功與否小編不敢妄下結論,但是江小白的“堅持創新”、“準確的市場定位”以及“適度營銷”卻是值得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