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起鍛鍊有益身體健康。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都是起床困難戶。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如果早起有錢拿,你還會怕床“孤單”嗎?近年來,有不少互聯網平臺看準此項商機,開發早起打卡分錢的軟件,既幫助起床困難戶,解決賴床問題,還可以為公司帶來巨大的流量,有益產品推廣。

在互聯網平臺中,京東也許是最早做早起打卡應用的了,1元參與,打卡時間為5點到8點,每天都要重複報名,進入京東的APP,選擇“早起打卡”。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隨後,支付寶、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都推出了這樣的活動,這對於起床困難戶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鼓勵方法,投資不大,既不損失也能賺錢,還能改正自己賴床的小毛病!

近日,據@新京報動新聞 報道,日前重慶警方破獲一起利用“早起打卡”程序詐騙的案件。這類程序,一般加入者需至少投入10元的保證金,每天早上打卡簽到。沒有簽到的人會被扣掉保證金,分給堅持早起簽到的人。而嫌犯就會利用修改後臺數據來進行詐騙。目前,全國涉案的57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初步查明涉案資金三千多萬元,已經凍結五百多萬元。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此事一出,立即引起廣大民眾的關注。沃德社會氣象臺(www.wordemotion.com)網絡情報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系統顯示,截止目前為止,全網產生信息高達1723條,其中微博是主要發聲平臺,佔比65.78%,影響人次超過53346.07萬人次。

那麼,對於此事,網友關注的話題涉及哪些方面呢?小編通過智能分析的熱門主題詞功能發現,他們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詐騙”、“保證金”、“套路”“做手腳”等詞彙上。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大家是否好奇,此事又是如何發酵的呢?

今年年初,重慶沙坪壩的羅先生接觸到一個叫“早起挑戰團”的微信公眾號,“挑戰”的規則是:每個加入者至少投入10元作為保證金,每天早上指定的時間內用手機打卡簽到,沒有簽到的人會被扣掉保證金,分給堅持早起簽到的人。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起初,堅持早起打卡的確能夠堅持早起,點一下手機就能“賺錢”。看起來真的的是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於是這個活動火速盛行

但是後來,隨著大家投資的金額越來越大,分的錢卻越來越少。於是有網友向客服詢問原因,得到的答案卻含糊不清,打卡民眾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在今年6月,重慶警方接到多名群眾報警稱,一個名叫“早起挑戰團”的公眾號涉嫌詐騙。警方發現該團伙創建了“早起挑戰團”、“準時早起”等多個公眾號,以“早起打卡成功者可瓜分失敗者的挑戰金”為誘餌,欺騙了幾十萬用戶。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截止至2018年10月30日,微信公眾平臺已主動發現並刪除此類文章2984篇,封禁及處理帳號792個。類似“早起打卡”的遊戲模式存在欺詐、盜竊的風險,建議大家提高警惕,謹慎參與此類活動。

早起打卡簽到,本以為是健康與金錢雙收的好事,結果卻是個騙局。現在網民們對打卡簽到的情緒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沃德社會氣象臺情緒分析系統顯示,

負面情緒佔比最多,其中憤怒情緒佔比57.59%。

輿情觀察

據公開資料顯示,運營這個“早起挑戰團”的公司自去年年底就在重慶沙坪壩區註冊成立,公司的兩名負責人都是大學畢業,他們在網絡上發現一款“早起挑戰”的軟件之後,聯繫開發者將它編寫成可以修改後臺數據的模式。這樣的行為已經構成違法,為何還能持續半年,有關網絡平臺為何能對此事視若無賭,這不得引起深思?


無利不起早,起早真有利嗎?



當事件被曝出後,網絡平臺查找類似公眾號程序並刪文來處理是否就能阻止類似事件的發生的呢?網絡平臺應該加強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停止為其服務,並報相關部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網絡安全法》規定,如果網絡平臺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不僅如此,針對網絡運營者的監管失職,法律還規定了行政責任,視情節輕重,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直至“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等。

最後,小編想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掉餡餅,你還得抓準時機、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這樣才會有收穫。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起床的確很困難,但是隻要我們心存夢想、持之以恆並鼓起勇氣,賴床並不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