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恐怖

近日,網傳手足口病引來許多家長的關注和擔憂。還有媒體指出,今年手足口病的流行強度將高於2017年。關於手足口病,引起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萬分恐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讓大家聞風色膽的手足口病,到底像不像大家想的那麼恐怖呢?下面,賢倫小編就來和大家來聊一聊哦!

手足口病,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恐怖

什麼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秧傳染病,因患病後手、足、口會出現皰疹而得名,但是在出疹之前,大部分孩子會友熱1~2天,因カ口腔有皰疹或潰瘍,所以孩子邇伴有咽喉痛、厭食、流口水、等症狀。皰疹並不只侷限於手、足、口三個部位,屁股、足底、腹股溝也可能會有皰疹。

常見但不可怕

讓家長萬分恐慌的手足口病其實很常見,每年的是流行的高發季節,因為傳染性強,很容易在幼兒園、學校等小朋友集聚的地方爆發流行。在幼兒園暴發手足口病期間,家長不必過於恐慌,但是要密切觀察孩子,特別警惕以下症狀。

◆先發熱,再出皰疹。

◆咽部、牙齦和舌頭出現的明顯疼痛的小皰疹或小潰瘍。

◆手心、足底和臀部出現的小皰疹。

◆食慾減退。

通過上述典型的症狀和體徵可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雖然得病率高,但愈後較好,絕大部分孩子感染後都是輕症病例,休息好就能恢復,多數患兒7~10天就能自愈。通常只有0.3%的手足口病,會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等併發症(且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若孩子出現持續高執不退,精神萎靡、抽搐、手抖、站立不穩等症狀,就要立即就醫。


手足口病,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恐怖

要隔離2周孩子

如果寶寶的班用有幼兒患手足口病,要密切觀察自己的寶寶,最好待在家裡觀察,一般隔離2周。如果不是高度懷疑,就儘量別去醫院求證,醫院也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區,很可能在醫院也會被感染上手足口病。

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為了坦然應對這種疾病病,要掌握以下信息及關鍵防治策略。

☆目前沒有治療手足門病的特效抗病毒藥物。

☆用乙既氨基酚或布洛芬可退熱和緩解目腔疼痛。

☆出現併發症如腹水:嗜睡.陡額、孩等時,要及時就醫。

目前,國內已推出預防腸道病毒71型( EV71)感染的疫苗,建議接種年齡6月~5歲。這種疫苗可以預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但不能預防大部分皰疹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恐怖

預防手足口病

父母也要勤洗手

預防手足口病,需要勤洗手洗臉,勤更換衣物,通風等。這裡強調不只是寶寶,和寶寶密切接觸的家長也要做到,因為家長們可以在不同地方接觸到兒以及患兒的家長,成人幾乎不會發病,但同樣可以傳播病毒。因此,外出回家的家長們一定要洗 手洗險,更換衣物後再和寶接觸。家長要教會孩子在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蓋住鼻子和嘴,不要把臉對著別人,以免把病毒傳染給他人。

TIPS

手足口病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類口途徑傳播,得過手足口病的兒童仍然可能重複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