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下嫁多爾袞

孝莊下嫁多爾袞

民間流傳清宮四大疑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龍換鳳。今天就來說說這太后下嫁。

皇太極剛剛駕崩的時候,福臨年幼,有些大臣就想立睿親王多爾袞為帝,也算是兄終弟及吧,倒也說得過去,多爾袞自然也是心動不已,及至臨朝之前,穿著龍袍對著鏡子自己看了半天,又覺得不稱,於是奉世祖登位,且首先下拜,於是外廷諸大臣看多爾袞誠意推戴也就競相擁戴,畢竟睿親王的權勢可是首屈一指,當朝不二之人,而六歲的福臨就此登上皇位。

孝莊下嫁多爾袞

1644年多爾袞帶兵入關,仍然不以帝位自居,派使者迎世祖入關稱帝,當時所謂“舉朝鹹為世祖歉然”。多爾袞雖然讓出帝位卻多少有些想法,就和範文臣密謀,讓親信大臣在朝中散佈說:“攝政王功高望眾,而謙抑自持,我皇上雖欲報答,將何以為報哉?雖然,睿親王只是皇上的叔父,今日之事猶如父傳其子,既然攝政王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皇上,那麼皇上也應該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攝政王可不可以?於是眾大臣都說應該。範文臣又說如今皇太后寡居無偶,既然皇上視親王像父親一樣當然就不能讓父母分床睡啦,應該請親王和太后同居同飲。一眾大臣紛紛表示應該這樣。於是史臣大書特書記載入策,大臣們也紛紛上賀表,起草恩詔宣示天下,大致說來就是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貴為天子,以天下養,而獨能養口體,而不能養志,使聖母以喪偶之故,日在愁煩抑鬱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攝政王現方鰥居,其身份容貌皆為中國第一人,太后頗願紆尊下嫁,朕仰體慈懷,敬謹遵行,一應典禮著所司預辦云云。你想多爾袞大權獨攬,孝莊文皇后帶著個六歲的孩子能有不從?況且孝莊也未必願意空宮獨守,入關之前不也還色誘洪承疇歸降麼,通達多爾袞既解寡居之苦又可鞏固兒子帝位,何樂不為呢!

孝莊下嫁多爾袞

這樁雖是野史,但也大約屬實,與多爾袞同時代的明末遺民張煌言的巜建夷宮詞》裡有"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迎太后婚。"就是指太后下嫁這件事。另外《朝鮮李朝實錄》也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的去“叔”改稱“皇父”的記載間接地透露出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后”相對稱,巜清實錄》巜東華錄》也都有相關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