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

攝影 / 任曙林

撰文 / 林路

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有一些看似不顯眼卻又具有特殊意義的攝影題材,往往構成了歷久彌新的文獻價值。比如任曙林的《中學生》——前些年在雲南大山包攝影節上,任曙林送我一本《中學生》,連同一張光盤。儘管以前也見過這些照片,但是回來後面對畫冊中上個世紀80年代彩色膠片獨有的色澤,我還是產生了恍如隔世的迷惘。

正如我後來給任曙林的電子郵件中所說,讀《中學生》讓人有一種蒼涼感——這絕非故作姿態的矯情,而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一種感應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中學生》做成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外形模擬當年中學生的練習本。光盤中的圖像多一些,90多幅,也不算是鴻篇鉅製。但是為什麼會在我心中引起如此的波瀾,一時間難以言說。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時代的客觀見證,恐怕還是低估了這些圖像背後的分量。

影像本身所傳遞的信息,實際上是一個人內心積澱的總和,不同的相機面對的同一個時代,有的圖像的產生是一個並不自覺的過程,有的圖像則是在內心獨有的力量驅動下,完成了一種不再可能替代的歷史文本。任曙林的《中學生》,應該是屬於後一種——因此它們所釋放出來的力量,才可能一直延續到今天。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這些中學生的影像豐富多彩,然而卻看不出刻意經營的痕跡。有時候一幅畫面中一張張臉密集地疊加在一起,似乎就是那一個時代青春的合唱;有時候僅僅就是一個背影或者一個細節的局部,卻委婉地說出了中學時代的心靈秘密;還有那些空曠而具有蒼涼意味的場景,包括雨後的操場或透過教室窗戶的陽光,靜靜地等待後來者去觸摸……正因為那些天真無瑕的臉和流逝的時光無情地疊加,才讓一個時代的消亡令人備感傷懷。

在21世紀的中國都市,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回這樣的一段絕響——中學生的故事,也就通過任曙林的鏡頭,深深地嵌入了歷史的年輪之中。所以我才敢說,如果沒有一種自覺的意念或者獨特的內心驅動力,中學生的故事就將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版本。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曾對記者說:“我拍攝的中學生活是一些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故事。那時許多新事物、新觀念在孕育成長,使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中學生們具有了與以往不同的特徵,而最具魅力的就是變化,不斷變化。……因此,我用了5年的時間來拍攝他們的生活,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髮現的過程。歷史有多種寫法,用視覺表現有它獨特的魅力。”

然而我卻會一直猜想下去:當年的任曙林是以什麼樣的一種心情“混跡”於這些像花兒一樣開放的中學生中間,一“混”就是5年,不露聲色地按下快門?然而我相信,這些80年代的“中學生”就像是沙漠玫瑰,不管歷經多少年,只要有心靈的水源滋潤,就一直會像花兒一樣開放……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這裡再節錄一段任曙林前些年的回應,可以幫助大家加深對《中學生》的理解:

我在1970年初中畢業後當過八年多工人,那期間就對中學時代琢磨過,不得要領。青年以後,更發現一些感受和信念來自中學時代,那個群體的一些東西總在困擾著我,伴隨著我。

1978年加入池小寧家的攝影沙龍,開始跟隨狄源滄等前輩學習攝影。參加了三屆四月影展讓我自信,也讓我不滿起來,因為沒有發現我心目中的榜樣。我佩服布勒松,但我又不滿意他太過刻意的畫面,我總在想攝影應該更自然沒有痕跡才好。我曾請教狄老師攝影獨特的東西是什麼?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我認為跑邊遠跑西藏不算本事。能把城市的人拍好才有挑戰的意義,才有可能證明攝影自立於藝術之林的能力,所以我選擇了中學生。他們身上的莫測與豐富,多變與敏感,他們身上那些最具人之真性的東西都在我的感動與探究之列。我極少同他們講話,但我尋找進入他們裡面的通道和表現他們的方法,當我變成一個透明的影子時,我有了自由。

六年多的時間裡,我遊遊蕩蕩,斷斷續續,我不知道我走到了哪裡,隨著這些可愛的朋友們從初一到高三,我也隨他們前後腳的離開了那所我不能再熟悉的學校。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任曙林和他的《中學生》:一個時代的校園記憶

在熟悉與平凡之間,我們看到了攝影的力量。

《中學生》以後,任曙林還在不斷地記錄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上期的《礦區勞動者》中,對女性礦工的深入描述,將中國煤礦區這樣一個完整且封閉的社會,呈現出鮮活與陌生的圖景。但是無可諱言的是,《中學生》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依然是任曙林最為出色的作品,在《映》畫廊的代理下,直至今天還吸引了不少當年中學生的迷戀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