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極大誤解的適者生存!

被極大誤解的適者生存!

我們衡量生命的生存成功與否,就看它是否生存和生存多久,生存得越久就越成功,反之,就是失敗的。如果真以這個標準判斷,那微生物、細菌、蠕蟲之類的低等生物就是生存的成功者,人類這需要大量外在條件支持的物種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是:適者生存。適應環境條件是生命得以存在的秘藉,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變化的產物。這是被人廣泛接受的理論,並影響到人對生命及對自己的認識。這個理論有個前提,就是物質自然的存在。這個大自然不但自主存在,而且與眾生命無關。物質自然有一套自成一體的存在原理、存在法則和存在規律,生命體只能在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下存活,讓人疑惑的是:自然嚴格按照自行的規律發生變化,規律其實就是有無形的力量在調節、調動和改變一切。所以,自然的四季、冷暖等變化以及還未被認識到的其他變化都足以證明自然在進行自主調節,但奇怪的是,自然卻不去調節生命的構成和機能,使之與自然變化同步運行,所以,生命只好滯後地、被動地調節自己的生命形態來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因此,適者之"適"只指生命體適應自然,決不會指自然適應生命,這其實就是唯物主義的基本邏輯。

最近,有一項科學研究成果發佈:"研究人員研究了500萬年以來的許多軟體動物物種,其中腹足類如海蝸牛和雙殼類如牡蠣幾乎不會滅絕。他們將299種已經滅絕的物種與腹足類、雙殼類等不易滅絕的物種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不易滅絕的物種有一個共性——懶得動,代謝率低。那些已滅絕的物種代謝率普遍較高,不易滅絕的物種則往往是生存能量需求較少的。"這與達爾文的結論有差異,生命是"適者生存"?還是"懶者生存"?懶是什麼?是不與外界的變化互動,並不積極調整自己的機能及代謝以適應外界,這與適者的行為相反,這些生物是自適而不是適外。

對於生命體,外界及自然界是什麼?是生命感知互動的對象,外界的存在與生命感知與互動相關,生命感知與自然界的存在不可割裂。自然界與生命體都不會單獨存在。兩者的存在與感知的運動狀態息息相關。生命體之"適"並非是由於外部自然界的單獨變化(單獨變化無法證明其理由),也並非是由於繼續生存的目的。兩者關係的變化,也就是我們眼中的生命體進化現象是由於生命體的感知變化引起的,是感知欲導致感知力的擴展引起的事實後果,這就是低級感知生物必然向高級感知生物發展的內在邏輯。如不按這個邏輯解釋,生物體及自然界的變化沒有理由,人再也無法找到其他理由。

當感知欲引發生命體加大、加快、加深與感知對象即外部事物的感知互動,感知體(生命)獲得更多的感知信息,感知體的感知態變化就是感知體與被感知體的相互變化,這就是生命的進化歷程。而且,至關重要的是:感知體並不是以生存為目的,而是以獲取感知為目的的。在感知能力快迅發展的過程中,不少生物種類就因為加迅感知而放棄了生存,這就是物種滅絕的原因。感知欲是無限加速的力,它促使生物儘可能地將感知運動最大化,這就是推動世界變化的最大力量、根本力量和原動力,也是至今被科學忽視的"最大的力",也是將要改變人類進程的將來的力。

生命的感知力與生存度成反比關係,感知力越強,生存度越低,所以,感知快速發展、代謝率增高的生物生存率降低。這種規律和邏輯適用於人,人是最高級的感知體,人自從具有精神感知能力以後,感知量大幅度提升。龐大的感知信息量加重了生存的負荷,所以,人也面臨感知力與生存度的平衡問題,如果繼續無視這個平衡問題的存在,人將越來越遭遇嚴重的生存危機。

道理很簡單,腹足類如海蝸牛和雙殼類如牡蠣幾乎不會滅絕的原因是他們只有極低的或範圍極小的感知力,在動物界,心跳越慢及代謝越緩的種類壽命越長,人何嘗不是如此,縱慾、貪婪、整日狂歡、精神情緒波動幅度過大、思慮過度等等狀態,都是感知運轉超負荷運行的體現,人豈能如此長久下去?如果要想延長生存時間,關鍵不在是否運動,也不在是否靜息,是在感知量與生存度的平衡上,節制感知欲,讓兩者處於最佳的平衡狀態,記住了,這就是生存之秘藉。不是"適者生存",也不是"懶者生存",是"明瞭者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