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粵港澳大灣區概念中彙集團欲赴港上市

搭车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中汇集团欲赴港上市

■本報記者 劉斯會

從去年延續至今的教育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

近期,《證券日報》從港交所官網發現,又有一家教育股中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彙集團”)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招股說明書顯示,集團運營著兩家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和廣州華商職業學院;一家民辦職業教育機構:澳洲國際商學院,本次赴港IPO,中彙集團延用了教育板塊少有的紅籌上市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準備上市的教育股中,除中彙集團是首次提交招股說明書外,包括新東方在線,尚德啟智教育集團在今年2月份均選擇了重新提交招股材料。

中彙集團港股IPO

中彙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強調,公司是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商科高等教育集團。公司課程設置的戰略重點是商務課程如會計、金融、經濟學及商務英語。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2017、2018學年所有專業的在校人數而言,公司是大灣區第二大民辦高等教育集團。

據瞭解,此次赴港IPO,中彙集團延用了教育板塊少有的紅籌上市結構,主要原因是目前華商學院仍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相關要求學校舉辦者不能從運營中獲得任何利潤,所有結餘都得用於學校運營,這與上市股東的利益相沖突。採用紅籌上市結構後,就能避免學校性質與股東利益相沖突這一問題。

如果中彙集團成功上市,其將成為繼民生教育之後第二家以紅籌架構在港上市的教育企業。

同大多數教育集團類似,中彙集團的主要收入來自於每年學校收取的學費以及住宿費。

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收入從截至2016年8月31日止年度5.73億元增至截至2017年8月31日止年度6.04億元,並進一步增至截至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的6.36億元。對應持續經營業務所得年內利潤分別為1.34億元、1.60億元和1.77億元。

利潤從截至2017年10月31日止兩個月的3380萬元減少至2018年10月31日止兩個月的3210萬元。

中彙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反覆表示,其所有中國運營學校均紮根大灣區,公司認為隨著大灣區不斷促進區域間合作及資源共享及在有利的政府規管的背景下,中國運營學校的地理優勢讓畢業生受益於大灣區的就業機會。

教育股上市熱度不減

除了機遇外,風險因素也並存。

中彙集團表示,公司風險主要包括與業務及行業有關;與股權結構有關;與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與在澳大利亞開展業務有關等。

從收入結構可以看出,公司能夠收取的學費及住宿費水平及維持和提高學費及住宿費水平的能力對公司的業務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兩個月以來,來自學費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均超過九成。

中彙集團稱,出於各種原因,公司無法保證能夠維持或提高目前或將來收取的學費及住宿費水平。以及無法成功增加學校的招生人數,這可能會妨礙提高學費總額或擴張業務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從港股教育板塊整體來看,教育各細分領域擁有不少值得關注的企業。學前教育階段,有一些政策限制相對較小、一級市場備受關注的早教培訓行業,如寶寶樹;K12階段,國際學校與公立學校相比更具優勢,全國擴張阻力較小,如楓葉教育;高等教育階段,課程設置靈活實用且具有本科資質的學校更具競爭力,如民生教育;培訓方面,有新東方、好未來等;垂直領域的職業培訓,有中國東方教育、達內科技。

而從進度來看,新東方在線以及尚德啟智教育集團也在今年選擇重新提交招股材料,再度重啟港股上市之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新東方在線更新後的業績出現了大變臉。

對於最新的上市進度問題,新東方在線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仍在正常進行當中,具體時間節點還未明確。

而滬江教育於去年6月份第一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11月份通過港交所聆訊後,仍沒有進一步消息。截至目前,滬江教育已通過聆訊近3個月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