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在談韓信之前,我們先來談一個問題:名將是怎麼煉成的?

想成為名將,正常人的第一步,就是苦讀兵書。在韓信之前出版的兵法就有不少,比如姜太公兵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穰且兵法,外加秦國的尉繚子兵法。讀了之後就是悟出其中的精要。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兵法是死的,戰爭是活的。這就是常說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本身就是博弈的產物,你水平高,就會逼你的對手水平提高。不學習不進步,馬上就會落後。

成為名將的第二步就是實戰,在這方面,趙國的趙括小朋友就比較吃虧。基本上所有的名將都是從打敗仗開始的,然後經過不停的總結提升,最後慢慢開始打勝仗。然後再假以時日,形成自己的打法,成為名將。一將功成萬骨枯,名將是用時間和戰士的生命來餵養出來的,趙括平時沒有打仗的機會,只打了一次,就大敗,然後死掉了。

這也關係到一個重點,想成為名將,要命夠好,總也打不死。死了就沒有機會成為名將了,道理我不說,你也懂的。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成為名將的第三步,就是冷靜無情。局勢 有利時,就讓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極限,儘量消滅敵人的全部,讓對手永遠翻身不得。當局勢不利時,就要組織有計劃的撤退,儘量減少損失;這中間肯定會有一些人因掩護大部隊退卻而犧牲,要下得去狠心犧牲一個局部,保全整體。名將打仗永遠時勝時大勝,敗時不大敗,就有重新打勝的機會。需要殺人立威時,毫不手軟,那怕是自己親屬。所謂慈不掌兵就是這個道理。冷靜就是能識破敵人的計謀,不衝昏頭腦,不感情用事。

成為名將的第四步,就是好好練兵。只有兵強,才能打勝,可以以少勝多。李宗仁說過臺兒莊會戰,就是包圍戰,把日本人圍起來打。說起來簡單,打起來就難。如果你的兵不夠強,敵人打開一個口子,跑了,就實現不了了。所以曾國藩就十分重視練兵,然後才是結死寨,打硬仗。其中的要點,要站在不敗的前提下去打勝仗。

成為名將的第五步,就是會制定合理的戰略戰術。自己的優勢劣勢和敵人的優勢劣勢要搞明白,然後制定戰略,也就是整體怎麼打。接下來是戰術,如何避免自己的弱點暴露給敵人,充分發揮自己的長項。

在成為名將的路上,一要自己有天份,二要有好運氣,三要處處學習,向敵人學,向戰友學。名將很少,不努力絕對沒機會。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以上是成為名將的基本路線,還有一條非常規路線。

就是有人天生就能打,比如霍去病,再比如李雲龍。

應該說韓信也是這一類型,再加上韓信有更好的優勢。就是韓信是貴族出身,有人會問,有證據嗎?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當然有,在春秋戰國,普通人是沒有資格佩劍的,除非是貴族大夫士族。

因此佩劍的韓信,從小肯定是貴族,從小就能學到兵法,就聽長輩講過長平之戰等戰國經·典戰例。只是因為是六國的後人,秦國統一天下後,就敗落了。這也是韓信參加反秦的原因之一,要復國滅秦報仇。

戰爭從來不是幾個大將之間的廝殺,而是合理運用自己的優勢去限制對方優勢後的遊戲。三國演義中的戰爭純屬搞笑,如果你信了,就上當了。

韓信正是靠這個條件,外加上上邊的五級晉升之路,一步步走上了名將之路。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韓信的老師是誰?

這一點也不重要。為什麼呢?

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會有好的,有差的。

好苗子,好學生,才最重要。只要你有名將的潛質,你是人才,不管把你放在多差的環境中,你都能脫穎而出。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你是名將,你要打敗所有對手,走上最後的榮耀,這是必走的路,沒有其它選擇。

韓信的老師,不可能只是一個人。學習就是要向老師學,向戰友學,向長官學,向敵人學。學別人的東西,走敵人的路,讓敵人無路可走。從這方面看,強大不可一世的項羽也應該是韓信的老師,因為項羽一個人的強大從來就不是什麼強大,而項家軍的強大才是勝利的保障。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名將從來是踏著敵人和自己人的鮮血成長起來的,站在所有人肩膀上才能達到頂峰。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韓信就是這麼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