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從20世紀中葉到今天,以微電子等信息科技、核能等新能源科技、超導等新材料科技、人造衛星等空間科技、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崛起為標誌,科學技術的發展開始進入全面突破、綜合創新的階段,從而使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日益緊密,產業技術升級不斷加快。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發生了質的飛躍,它逐步成為決定生產力總體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無論是追溯歷史,還是感觸當代,抑或是展望未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都蘊含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當代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其他要素。生產力的發展是生產力各個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滲透在生產力的其他要素之中。科學技術的變化必然引發其他要素的變化,從而引起生產力整體的變化,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當生產者的素質、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的科技含量提高時,生產力就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科學技術的水平制約著整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比如,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從品種的改良到土壤的改良,從化肥、農藥的發明到農業機械的不斷改進,處處體現著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科學技術對提高生產力的主導作用。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當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在不同時代,生產力的發展有不同的突破口或生長點。在近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直接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紡織業、冶煉業的變革,以蒸汽為動力的工作機成為近代生產力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隨著知識與信息成為新的經濟資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形成一個新的產業——信息產業,而且也成為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的突破口或生長點。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