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重倉買入復星國際?

我為何重倉買入復星國際?

(本文僅用於研究使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與大部分投資者一樣,我一直對復星國際(HK:00656) 保有關注,知道其是家非常優秀的企業,但一直很少買賣過它,原因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擔憂”情節。

但中報後我選擇了果斷的進入,而且是重倉。主要原因有四:

1

大家擔憂的事已經反覆折騰了2年多,雖然之前管理層多次澄清,但市場似乎並不領情,或者市場擔憂的事一直沒有消除(從股價長達二年多的持續抗漲走勢能得到佐證)。

但8月31日跳空向上攻擊的大陽K線(放量突破了二年多的大平臺整理)已經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市場已經作出了明確的方向選擇:“結束過去,放眼未來!”。

隨著10月國內重要會議的來臨,政治穩定與經濟平穩是壓倒一切的大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優秀企業家與傑出的企業“復星國際”,也該到了結束過去,輕裝上陣,繼續為中國夢創造輝煌的時候了。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全球化,需要郭廣昌這樣有情懷又有真正國際化能力的企業家。

2

公司剛剛公佈的中報非常亮麗,半年每股盈利0.8港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3.6%,現金增長50.0%,淨債務下降14.9%,調整後每股淨資產30.23港元。

至此,復星已經連續5年實現了複合接近25%的業績增長,這對一家大型企業而言,堪稱奇蹟。

按9月4日的收盤價計算,PE才8.5,PB才0.45,作為一家優秀的國際化公司,這個股票折價實屬罕見。

3

中國有巴菲特嗎?

如果有,本人以為最像巴菲特的可能是行事極其低調的郭廣昌(段永平很厲害但不是公眾公司),最像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定是復星國際。

看看復星國際旗下的公司,復星醫藥、豫園商城、分眾傳媒、葡萄牙保險、葡萄牙銀行、地中海俱樂部等一批,都是當下中國乃至全球最優秀的消費領域企業。

但郭廣昌又不同於巴菲特。

巴菲特很少有科技與新興產業的公司,而復星國際除了傳統消費領域外,還投資了大量優秀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包括網商銀行、菜鳥網、寶寶樹、紅領(酷特智能)等等。

更有醫藥裡的獨角獸復宏翰林等等。

有心的朋友,看看A股與港股新增的IPO名單,都時不時都能找到復星投資的企業。

幾乎在涉及“健康,快樂,富足”的一些領域都能看到復星國際的身影,它的投資能力著實了得(與國內其它公司併購海外公司不同,復星用來併購的資金基本都是境外的自籌資金,極小用國內的銀行貸款)。

常識告訴我,與復星國際目前所擁有的海內外巨量優質公司股權相比,目前才1100億港元的市值無疑是嚴重低估了,僅投資在馬雲旗下互聯網金融與物流公司股權未來也能接近這個市值。

4

兩年前,復星國際以20元的價格向馬雲、馬化騰等6名投資者定向增發4.65億股,參照9月4日的收市價13.62元,已經被深套45%。

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能抄底正在的股神“二馬”也是極其快樂的事。

隨著復星業績的持續提升——尤其是之前成為復星包袱的”南京鋼鐵“、”海南礦山資源“等週期行業盈利的快速回升,下半年的盈利大幅增長基本確定。

復星國際兩年前的20元這個“二馬頂部“,今年看來有望被衝破,讓我們一起期待。

特別說明,本人持有復星國際,以上僅一家之言,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