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兩戲”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立項

菏澤“兩戲”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立項

菏澤報業全媒體消息(記者 文傑)近日,經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嚴格評審,並報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批准,《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示,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申報的小戲曲《老兵》、菏澤市藝術研究所申報的鶯歌柳書《一塊傳家匾》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同時,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劉振峰入選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戲曲編劇)。

據瞭解,《老兵》是一部民兵題材的現代小戲,用一位老民兵守衛一座無名烈士墳70年的故事,獻禮即將到來的建國70週年和建黨100週年。該劇主要講述了一個一諾千金的老民兵為了守衛無名烈士墳墓而堅決反對遷墳,最終在明白烈士的身世後才決定把墳墓搬到烈士陵園,自己願意繼續做一名義務守陵人的故事。此戲可謂 “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小視角,折射出的卻是當今社會在地區發展建設當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該劇著重反映老一輩革命者的犧牲精神,其中一諾千金、堅守陣地、勇於犧牲的精神在當今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正是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學習的。

鶯歌柳書 《一塊傳家匾》講的是吳老漢去世後留下了一塊傳家匾,上寫“勤儉”二字。其子分家爭要傳家匾,將它劈開各拿一半。大兒只勤不儉,二兒只儉不勤,均未過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後兄弟二人醒悟:只有勤儉相連,才能家和外順、其樂安然。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該曲目圍繞一塊傳家匾,由百姓生活切入,以鶯歌柳書清新的演出形式,古樸典雅的唱腔、形象鮮明的人物表演,向觀眾演繹了“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修身齊家的道理,反映了中華民族倡導勤儉的優秀傳統美德,體現了好家風是立家之本,家風正,民風淳,才能匯聚好的國風。

據悉,國家藝術基金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範圍包括藝術的創作生產、傳播交流推廣、徵集收藏、人才培養等方面。項目資助立足示範性、導向性,努力體現國家藝術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