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粵港澳三地庭審比較研究 交流互鑑推動大灣區司法融通

香港庭審現場是否如TVB電視劇中演出的場景一樣?

澳門庭審又是如何?

三地在審理程序上又有何不同?

剛過去的這個週末,

廣州大學城裡的

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

暨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活

給出了答案。

全国首次!粤港澳三地庭审比较研究 交流互鉴推动大湾区司法融通

12月16日,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聯合中山大學、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香港麥家榮律師行、澳門法學協進會等單位,共同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暨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活動,香港和澳門的法官律師走進內地,與內地法官和律師一起真實還原粵港澳三地庭審場景。

此次模擬庭審活動聯合粵港澳三地法律理論實務界力量,旨在通過建立粵港澳三地司法制度互鑑交流平臺,打造大灣區比較司法研究的示範品牌。

港澳庭審現場首次被同時“搬”進內地

當天進行的三場模擬庭審選取了同一個案例,由來自內地和香港、澳門的真實法官律師和中山大學法學院學生參與,分別依據內地和香港、澳門各自的審判程序進行模擬審判,高度還原內地和港澳的真實庭審現場。

“court”早上9時15分,隨著香港法庭書記員一聲宣佈,香港模擬庭審正式開始。

庭審過程中,原被告律師對證人進行了精彩的交叉詢問,而這也是令人印象最為深刻大家常在港劇中所見到的庭審場景。原被告律師通過對證人的詢問,幫助法庭逐步還原事實真相。

全国首次!粤港澳三地庭审比较研究 交流互鉴推动大湾区司法融通

香港庭審結束後緊接著又分別進行了內地模擬庭審和澳門模擬庭審。

據南沙自貿區法院一級法官、商事審判庭庭長,同時也是此次內地模擬庭審的主審法官孫皓介紹,商事活動活躍是自貿區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此次模擬庭審的案例就是一起源於真實案件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三場模擬庭審均圍繞涉案合同的性質屬於借款合同還是融資租賃合同,其效力應如何確定等爭議焦點展開。

在此次香港模擬庭審中扮演原告代表律師的香港麥家榮律師行實習律師閻舒樂談到自己的感受,庭審沒有加工彩排,真實庭審中律師也會被法官問得啞口無言,證人經過律師交叉盤問後證言也可能出現前後矛盾,模擬庭審各個細節都符合真實庭審環節。

全国首次!粤港澳三地庭审比较研究 交流互鉴推动大湾区司法融通

此次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暨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活動的開展,有助於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同時也促進了大灣區的司法融通。

搭建橋樑 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

當天開展的三地庭審比較研究活動在去年舉行的內地和香港模擬庭審基礎上首次加入澳門,而將內地和港澳三地的庭審以如此直觀的形式進行比較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

參與模擬庭審的粵、港、澳三地代表,對於此次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活動有何感受?

澳門特別行政區初級法院合議庭主席法官梁祝麗

印象深刻的是程序方面的不同,香港庭審中有專家證人出庭,而澳門的法律專家證人是不出庭的,且澳門的當事人不可以作為證人出庭,只作當事人陳述,這一點也與香港庭審不同。另外,內地庭審程序中,律師可以在法庭的主持下直接就對方律師的發言予以回應,與港澳庭審又有很大不同。

全国首次!粤港澳三地庭审比较研究 交流互鉴推动大湾区司法融通

南沙自貿區法院副院長李勝

三地模擬庭審比較活動搭建了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溝通交流的橋樑,能夠有效增強內地和港澳的法律理論實務界交流,增進對訴訟制度的相互瞭解。通過對同一個案件按照各自的法律制度和相關程序審理,學習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訴訟程序等方面的異同,從而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上,促進內地和港澳的相互借鑑融通。同時,通過學生深度參與和接受港澳法官或律師指導,加強法律人才的培養。

香港大學法律系主任趙雲教授

三地庭審各有特色,也提供了讓三地法官和律師充分了解彼此、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契機。儘管各自程序規定有諸多差距,但是價值理念有趨同性,追求司法客觀中立、程序公正等均有所體現,應當追求最大公約數,實現公平正義。

互鑑互信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司法融通

此次粵港澳三地模擬庭審比較研究將近年來南沙自貿區法院致力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司法合作交流工作推向了又一新高度。

自去年首次開展粵港兩地模擬庭審比較研究活動以來,南沙自貿區法院已經將相關研究成果運用於司法實踐,比如在今年10月出臺了全國首個《涉港商事案件屬實申述規則適用規程》,並將該規程運用於涉港商事案件的審理中,此舉是借鑑香港訴訟規則的新鮮嘗試。

李勝表示,近三年來,南沙自貿區法院以立足港澳、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努力提升司法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先後聘任了港澳籍人民陪審員、港澳籍特邀調解員參與案件審理和調解,並引入港澳商會協會調解案件。先行先試,在堅持我國民事訴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持續有計劃地借鑑適用英美等法系中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訴訟規則,目前已經成功借鑑當事人主義送達、交叉詢問、屬實申述等規則,為司法審判工作注入創新活力。

// • END • //

來源 | 廣州南沙法院

通訊員 | 夏江麗 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