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 目前粵港澳灣區內各城市,都開始根據城市特色,逐漸規劃和明確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隨著灣區的發展,各城市基礎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經濟發展潛力巨大,人口紅利也將持續發展。廣東省在“十三五”期間,基建總投資約4.8萬億元,項目多達543項。此外,為了推動粵港澳的融合發展,要把路網建設輻射更廣泛。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灣區 11 個城市可劃分為東岸、西岸和北部三大區域,各有獨特優勢。未來五年內,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更趨完善 。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隨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深中通道等重點項目陸續建成通車,將進一步加強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的交通互聯互通,並促進大珠三角地區內連接各主要交通樞紐的城際一小時交通圈及三小時生活圈的發展。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廣東“十三五”規劃指出,將實現“12312”交通圈,即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左右通達、與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左右通達,廣東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1、虎門大橋虎門大橋於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於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

2、港珠澳大橋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

3、深中通道2018年4月簽訂橋樑主體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標誌實質開工;9月,中山大橋、伶仃洋大橋主墩樁基開鑽,標誌橋樑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計劃於2024年建成通車。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虎門二橋2013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預計2019年5月前通車。 虎門二橋建成後,從廣州南沙到東莞可縮短10千米,從東莞到番禺比現在縮短30分鐘車程。這有利於緩解現有虎門大橋超負荷的車流量,對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意義深遠。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虎門三橋:已在籌劃之中。2018年5月中旬公佈的“廣州1號公路示圖”中清楚顯示,在虎門大橋和虎門三橋之就有一條“南沙至東莞過江通道”,這很可能就是未來的“虎門三橋”。

解碼大灣區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將形成

虎門二橋分公司負責人透露:虎門三橋的建設目前也已經在籌劃之中,但因為工程巨大,不確定因素太多,加上審批週期長,何時能正式開工,目前都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