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作者 | Noam Shpancer博士,小說《The Good Psychologist》作者。現為奧特伯恩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從事焦慮症治療的研究。

翻譯 |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青鐸

校對 |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校對團隊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夙兒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自弗洛伊德最初開始談話治療的實驗算起,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治療取向不斷被髮展出來。

行為主義者,會重塑你的強化相倚(行為主義理論指某一反應和它產生的環境變化之間的一致性)。

認知取向治療師,會向你的不合理信念發起挑戰。

人本主義者,會為你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在那裡你可以激活你的自我實現傾向。

存在主義者,會鼓勵你在存在的沙漠中找到意義。

現實取向治療師,將引導你基於選擇行為促進你同其他人的連接。

女性主義治療師,會向你展示你個人的困擾是父權政治壓迫的集中展示。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在如此豐富的心理治療生態中,沒有一種單一的治療理論或技術在療愈的過程能取得壟斷地位。

基於特定的環境——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方式,以及誰在實施——多種多樣的取向、解釋和干預,心理諮詢可能是有效和有幫助的,也可能是無效甚至有害的。

基於上述因素,面對如此多的選擇,來訪者們又如何區別治療的好與壞呢?

正如各色紅酒——除去它們在口味、價格和樣式上的天差地別——它們擁有相同的活性成分(葡萄),在心理治療中也正是如此:

一切好的治療,在表面的千差萬別之下,共同遵循著基礎的法則。事實上,在治療的過程中,這些常見的因素主導了絕大多數療愈的發生。

基於我個人對相關研究的閱讀和臨床經驗,這裡是一份包含了什麼好的心理治療的10點基礎及常見要素清單。

01


首先,你也許同你的朋友之間有著多重關係。你可以同他們洽談生意、向他們借錢,或是同他們發生性關係。然而,與你的治療師之間,你們能進行的只有治療。你的治療師也許是友善的,但他並不是你的朋友。如果你的治療師是你的朋友,那他就不能成為你的治療師。

第二,友情是一個無需計劃、目標或者目的凌駕其上的存在。你可以因為喜歡、習慣,因為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或是沒有任何理由地同你的朋友閒逛。但你不能同你的治療師之間這樣打發時間。心理治療是目的和實用導向的,其進展是有意朝向著一個或多個雙方協定好的目標。治療本身並非終點。

第三,你和朋友的相遇,互相的期望是雙向平等的。你的興趣、需要和關心,與你朋友的關心和問題是同等重要的。心理治療則並非如此。按照設置,它是單向的,是有關於來訪者的。

治療師的一舉一動只有指向一個目標——幫助來訪者——才是合理的。治療師不能用治療時間,或是治療性質的關係來關照(治療師)自身的需要。如果你的治療師把治療時間花在了幫助你以外的任何目的上,他們所做的就不是好的治療。

02


好的治療包含保持持續的諮詢進程、將來訪者的人生經歷與其行為模式相互聯繫,生成並驗證假設。

好的治療還是對新的理解有所回應。它承認諮詢會有錯誤,並能更正自身的偏誤。同時,好的治療尋求培育希望,滋養對改變的期待,而這樣的承諾是基於現實的。如果你的治療師向你拍胸脯保證成功,或是信誓旦旦宣稱能改變你的人格,請你立刻走開。

好的治療是有藝術的,因為它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有目的性相互碰觸,因此具有內在的動態性、創造性和獨特性。但好的治療藝術又必須與科學相結合,就像建築設計必須符合音響工程的原則。

治療師向來訪者建議的行動、解釋和干預應當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且研究已經被證實。好的治療不會對科學數據、知識或是證據持排斥或是無視的態度。

好的治療承認一個簡單的事實:簡單並非容易。伽利略——最終勝出的是證據。

(天主教會花費了300年之久才理清關於伽利略的事實:伽利略因撰寫《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對話》一書,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從而接受羅馬宗教審判所審判。1979年11月10日,梵蒂岡教皇J.保羅二世代表羅馬教廷為伽利略公開平反昭雪。——此為譯者所加)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03


肯定了來訪者的基本人格尊嚴和價值

好的治療面向健全的精神健康的促進。然而,精神健康本身並非目的地或終點,它並非你抵達的一個像“天堂之門”那樣把你帶入極樂的地方。

相反,心理健康是你在追求自己選定目標的過程中,你所接納與使用的一個過程。換句話說,心理健康就像你的駕駛技術,而非你旅途的目的地。因此,治療師不是你的司機,而是你的駕駛教練。

好的治療與評判有關,但它並不是對人的評判。與之相似,一間教堂必須關注它的財務狀況,但不應只關心錢。很多前來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因為他們的困擾而被嚴苛地評判——被自己、夥伴、僱主、鄰居,並且經常是大到整個社會。

他們也曾被給予過大量的建議。因此,與所謂“心靈雞湯”不同,好的治療師對評判與建議兩端都謹慎以待。總的來說,評判和建議並非來到治療室的人們想要找尋的。他們之所以來,是為了一段療愈的、修復性的體驗。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共情、關注、接納與鼓勵。

正如外科醫生有義務無論病人的觀念、道德品質、財富、種族如何都要為他開刀,一名治療師也必須接納、傾聽並尋求理解、適度回應,尊重每一名來訪者的個性,不論治療師多麼“喜歡”和認可這個人。值得一提的是,好的治療不會居高臨下、遷就、濫用、拋棄、操縱、說謊或欺騙來訪者。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04


鼓勵並示範如何準確、誠實、及時反饋和交流

電子遊戲十分受歡迎,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玩得多的人升級也快。他們升級是因為電子遊戲的環境提供了及時、穩定和精準的反饋:你幹掉了壞人,你會升到2級;壞人幹掉了你,你回到1級。

同理,當來訪者得到及時、精準的反饋,TA們便有所提升。

我們在治療室外遇到的許多人都是彬彬有禮、小心謹慎或流於表面的。許多人被欺騙所感動,也被漠不關心所困擾。我們在世界上的交流常常試圖掩蓋而不是揭示我們的真實意圖,迴避真相而不是直面真相。我們常常害怕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害怕傷害或被傷害,害怕我們的秘密洩露,被利用來對付我們。

真相也許讓我們自由,但與自由相比,我們更想要的,更多是歸屬感與融洽相處,因為這是我們生存和安全的關鍵。什麼是隱私權?如果不是隱瞞真相的權利,那麼是不是在“我演誰”和“我是誰”之間保持距離的權利,以及為自己保留真相的權力?在這個社會中,真相是危險的。

然而,在好的治療中,真相是安全的。治療創造了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邀請真相、期待真相,並且諮詢的目的就是開展一段坦誠、探索性、啟發性的對話。這是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來訪者誠實地表達自己,瞭解他們的真實感受,並與治療師合作,找出在他們通往療愈的旅程裡如何使用這些信息。

05


=

總的來說,治療成功的最好預兆是諮訪關係良好,雙方之間能互相信任和彼此尊重,即一個好的治療聯盟。當沒有良好的關係,治療便不復存在。因此,當一名治療師有著很好的履歷——經驗豐富的,受過良好訓練的……如果見面時(在最初的幾個瞬間裡),你感到沒有強烈的“化學反應”,沒有信任、沒有溫暖,那麼可能(對你們雙方來說)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06


可以提高來訪者的獨立性和自我功能

如果治療進程並非朝向提升來訪者的抗逆力、獨立性、做出決定的能力和維持日常生活的能力,那麼治療並沒有(真正)發生。

如果你對治療師的仰慕與你的自我懷疑同時提高,那麼你可能不處在好的治療中。在失敗邊緣徘徊或者壓根就沒有真正開展的心理治療,有一個明顯的徵兆,就是隨著時間增加,你對治療師的依賴也在與日俱增。心理治療並不會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教會來訪者如何去解決問題。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07


關注來訪者的過去和生平

一些療法更多地傾向關注此時此地或是未來,另一些則主要關注重構的過去經歷。當然,好的治療會給來訪者的人生經歷留出空間。過去並非唯一的鑰匙,但常常是通往當下的鑰匙。我們也許不執著於它,但必須承認它。我們皆從某處而來,“我們從哪裡來”定義了“我們在哪裡”和“我們是誰”。一個人的生物屬性為他們的經驗領域提供了地圖,這是他們的行為能夠被有效地理解的語境。過去也許不能決定現在,但它確實告訴了我們現在是怎麼發生的。並且,也確信了什麼是好的治療。

08


要考慮來訪者的主觀體驗和內在世界

人們是通過自己的感覺來體驗生活的。我們的個人感官體驗,雖然根植於彼此共同的進化遺產中,但是也是由我們的基因與生命經歷所塑造的,而這二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Lilly Tomlin解釋說,在一些層面上,我們都在一起;在另一些層面上,我們都是孤立無援的。

也就是說,你對這個世界的看待方式和應對方式,可能與我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好的治療師知道這一點,為了理解來訪者,他們必須瞭解來訪者的主觀體驗,不僅要了解來訪者的人生際遇,還要了解它對來訪者的意義。

好的治療對來訪者的“內在文法”是保持好奇心的。好的治療尊重、描繪來訪者的主觀經驗,並同它一起工作。換句話說,好的治療師承認這種情況,例如,你的母親用客觀角度衡量就是個普通人,但她對你是特別的,因為她在你的主觀世界裡是就是這麼“特別”地表現的。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09


當來訪者開始工作,

就像父母為子女所做的一樣,治療師傾向會給來訪者的成功歸功於自己(以及為來訪者的失敗而過度責備自己)。

事實上,無論是父母還是治療師,他們(以及外部世界)所發揮的作用比他們所認為的更少。像期望、動機、資源、社會支持和勇氣這些與來訪者有關的因素,已遠遠超出了治療師的責任,而這些特質都決定了治療的成果。

來訪者自己對治療的體驗比其他可客觀測量的治療因子更為重要。一切治療,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都是自我療愈。如果說心理治療是為來訪者服務的,那麼來訪者也必須為治療服務。像那句舊笑話說的:要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個治療師?可能是2個,可能是3個,但那個燈泡必須想要改變。

10


提供你支持,需要你學習,促進你行動

好的治療在多個層面上影響來訪者,涉及來訪者的情緒、認知和行為等。常見的是,治療中的努力將首先聚焦在共情理解來訪者,建立治療聯盟並不斷覺察來訪者內心世界的結構、人生際遇和個人敘事。

然後,好的治療也會促進學習——嶄新的覺察,思考、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以及情緒管理。最終,好的治療包括了聚焦來訪者與外在世界互動的行為——練習新技能,接受新習慣,以及以新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生活。

如果你在治療中感到孤獨、不被支持,如果你不能在治療中學到任何新東西了,如果你的行為絲毫沒有改變,那麼,你不是在接受心理治療,至少你不是在一個好的治療之中。

判斷心理治療好壞的10個指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