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從1946年世界第一臺計算機被髮明出來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式啟幕。與由蒸汽機、電力所驅動的前兩次科技革命不同,這一次由更無法感知的數據驅動,一切在湧起波濤的河面下進行。

有的時候,它能夠被看到,被認識到,比如計算機的大規模推廣,互聯網的普及,以及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AI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與普及。

而有的時候,它被掩藏在河水之下,誰也無法看清它的全貌。不過,早早地就有人給了它一個模糊的定義,數字化。

在“數字化”框架下,戴爾、微軟實現了基礎工具的數字化,無數的網站與應用實現了以人為核心的數字化,人與人、人與物的連接發生巨大的變化。當然,近年來物聯網的興起,讓物與物間的數字化也成為主流。

以上這些就是這一次的科技革命嗎?不,還遠遠不是,它們的出現都是在為了推起更高的浪潮,即全面的數字化。

“過去十年,我們走上了互聯網,擁抱了互聯網。但是到今天,僅僅擁抱是不夠了,擁抱是物理接觸,而我們今天必須全面融合到互聯網中,全面融合到整個數字世界當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共同的未來”,1月11日,阿里巴巴CEO張勇如此表示。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與數字“11”結緣的阿里,選擇在這一天發佈“A100計劃”,從品牌、製造、服務、組織等11個商業要素中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去年年末,阿里把自己的使命前加上了一個時間狀語,改為了“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如今“A100計劃”的公佈,標誌著它正式開始了更為深入的數字化征途,也讓全面數字化有了較為清晰的雛形。

在電商時代所向披靡的阿里,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倚仗是什麼?當傳統商業與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相遇,它們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01|數字化外援

繼雲棲大會、網商大會之後,阿里又有了一個大會IP,即ONE大會,參會的是它的2000多家商家。

這是一個頗有時代意味的命名:大會的主要內容是在“ONE”主題下,展示一個阿里巴巴,在一個數字經濟時代,怎樣與客戶形成共同的“ONE Business”,走向一個共同的未來。

這樣的阿里,對很多人來說熟悉又陌生。

與電商時代相比,它的重點仍然是和那些與自己攜手走過電商時代、跨入新零售階段的商戶合作,不過這一次,它的目標是數字經濟。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阿里巴巴集團CEO 張勇

“今天,淘寶、天貓在原來電商的基礎上,正在與商家一起走向新零售,但是在新零售之上,我們又看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張勇說,“這就是數字經濟時代所帶來的嶄新世界,和所有企業共同要求的嶄新經營方式和工作方式”。

自計算機與互聯網誕生,傳統商業便開始發生不可逆的進化,淘寶、天貓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渠道線上化正是這種進化的初級階段。

當時,在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電商平臺的作用下,傳統商業被帶入到電商世界:一開始,眾多的傳統商業從業者與生產者被帶動起來,加入到這場電商浪潮中;2012年,淘寶商城改名天貓,眾多的傳統商業品牌同樣被帶入進來,開啟了全新的全球品牌電商時代。

電商為傳統商業開闢了一條到達消費者的新通路,實現了消費者、渠道、營銷的線上化和數字化。

而隨著互聯網與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時代來臨,傳統商業與數字化的結合也走向了更廣泛的領域,即商業要素的全覆蓋,以實現全領域、全流程、企業全方位的數字化——它是一個階段性概念,生長於傳統商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之間的縫隙。

對於傳統商業來說,早期它與互聯網的結合聚焦在渠道層面。而隨著電商體系的成熟,線上流量紅利減少,線下以及全渠道的融合與效率提升成為零售企業的發展重點。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阿里於2016年底提出“新零售”,以及此後“新零售”在全國上下迅速鋪開,其他互聯網公司迅速跟進,正是基於此。

“過去十年中,絕大多數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應用,都發生在銷售端、營銷端和消費者端。怎麼通過消費者端更好地推動供給側改革,這是在數字經濟時代,真正完成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張勇說。

只是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基礎、數據存儲與分析能力弱,同樣也沒有時間、精力與資金單獨完成這樣的全數字化。

曾有互聯網技術公司試圖獨自開發一套內部溝通系統,但兩年下來成果並不理想,“不要想著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像我們這樣的技術公司都不行,更不用提很多傳統企業”,該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對這些企業來說,阿里這樣的數字化“外援”必不可少。

02|阿里商業操作系統

活動當天,阿里發佈了與眾多合作伙伴協作的“A100計劃”,試圖實現“商業要素的全覆蓋”,即“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

這些要素囊括了商業流程全過程,其中眾多要素在電商時代並沒有被涉及到,或者說涉及較少,比如供應鏈端的數字化。

對所有的零售企業來說,庫存都是大問題,尤其是週轉較快的服裝企業。

波司登在庫存問題上與阿里進行了合作,將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倉庫、門店的庫存數據,以及線上庫存數據整合到一起,並將這些數據與銷量、訂單數據相結合。

數據顯示,藉助阿里雲,波司登庫存中心的智能補貨系統有效減少缺貨損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長10%,有的商品甚至可以線上5分鐘賣完。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波司登正是“A100計劃”的成員之一。藉此,阿里開啟了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品牌數字化轉型——通過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它將實現傳統商業的全商業要素在線化,進而實現全面數字化。

“今天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開始出現城市大腦。對所有企業來講,今天要走向數字化經營,都需要一個全數字化的企業大腦。”據張勇介紹,可以為企業數字化提供腦力支撐的是阿里商業操作系統。

1999年創立至今二十年的時間內,阿里沉澱下來了一整套商業操作系統,包括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金融、物流、雲計算等基礎設施,涵蓋了從數據到技術的全能力,以及從零售、營銷、產品研發到製造的全鏈條。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在張勇看來,“商業操作系統的關鍵不是單一模塊,而是加起來輸出一套系統能力。這個能力讓軟硬件結合得更好,讓用戶體驗變得更好,讓商業有新的可能。”

近一年來,D&G杜嘉班納等不少國際品牌由於詭異的廣告紛紛折戟中國市場。而與之相比的是,故宮口紅、波司登羽絨服、李寧等國貨紛紛崛起,其原因在於全域的精準營銷,以及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研發與設計。

2017年2月,李寧與天貓合作,亮相紐約時裝週,將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悟道”系列帶到紐約時裝週。自此,李寧由傳統的運動品牌向“潮”牌轉型。

而李寧的產品創新,有賴於天貓的用戶畫像與天貓帶來的全新互動方式——在阿里商業操作系統中,天貓已不僅僅是分銷、營銷渠道,還是數據驅動的產品創新平臺。

當然,不僅僅是天貓,阿里的操作系統橫跨了多個部門,包括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高德、釘釘等基礎設施,淘寶、阿里媽媽等商業與數字服務平臺,以及健康、娛樂等服務。

這些相對獨立的生態,在操作系統內相互作用,在化學反應和共振下,產生了巨大的能量。

03|打破數據孤島與效率提升

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電力能源的出現至為關鍵。而在這一次的科技革命中,能源是千千萬萬的數據。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多年的發展,人與人、人與商品、商品與商品間的互聯互通得以實現,並在此基礎上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這是“全面數字化”這一浪潮能夠掀起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看,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積澱了豐富的場景,具有自身的數字化優勢。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創立至今,從B2B外貿平臺,到C2C、B2C電商平臺,阿里一端連接著消費者,一端連接著商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平臺,與全世界商品最多、最豐富的平臺之一。

一方面,在淘寶、天貓平臺上,阿里積累了超過6億的活躍購買用戶。這些用戶覆蓋範圍極廣,其中有的是淘寶天貓的重度用戶,每年花費幾十萬、上百萬元。

另一方面,阿里的業務涵蓋了實物商品、文娛產品、本地生活服務等內容。這些商品和服務基本可以囊括一個人日常生活所需,可以較為全面地提供用戶畫像。

“阿里給我們提供的東西更實用,技術能力更強。” 對於為何與阿里合作,據TATA木門副總經理孟祥雷透露,TATA木門的的CRM平臺跟阿里後臺實現了連接,彼此之間不再是孤島。

當阿里生態的場景以及阿里雲、釘釘等基礎設施,與品牌、商品、銷售等11個商業要素相關聯,各環節的效率都將得到提升,並最終匯合起來,實現整體的數字化,以及整個商業效率的最大化。

雅戈爾是與阿里合作較為緊密的企業之一。據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介紹,雅戈爾有500萬個VIP,阿里有幾個億的活躍用戶,雙方打通後,可以通過大數據對消費者的身材體型進行數據分析、歸併。

“可以把胖的人歸併起來,有一萬個人比較胖,就按照一萬個人的規格來做,但是不做一萬件,而是一千件,以1對10去銷售。通過阿里大數據的賦能,庫存幾乎可以到零。” 李如成舉例稱。

在信息化上,藉助阿里的技術以及釘釘、智慧零售等工具,雅戈爾建立了中臺,打破了信息孤島。

目前,它在組織上實現了重新整合,原來是層級管理,現在變成了條線管理。與原來相比,這就像“傳統的綠皮車跟高鐵的關係”,李如成說。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如張勇所說,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是一種賦能,而不只是提供工具,工具只能解決局部問題,而系統解決系統問題。

利用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從上游源頭到下游消費者,企業運營中所有端到端的數據都在技術作用下變成石油,再以計算能力作為引擎,其數字化後的運行速度將再上一個臺階。

04|反向輸出

曾有AI專家表示,數據是新時代的生產資本,就像農業時代的土地是主要生產資料一樣。而中國人口眾多,消費能力增強,存在大量細分需求。在廣袤的國土以及眾多消費者的支持下,中國成為孕育大數據的天然土壤。

同時,由於互聯網發展水平較高,行業競爭激烈,商品與商業創新迭代快,中國存在大量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其中,有賴於電商、快遞、移動支付等的快速發展,中國零售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居於全球領先。

阿里商業操作系統以及它所推動的企業數字化變革,在改變中國消費業態的同時,也給全球零售行業帶來了變革與啟示。

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一直在數字化上並不積極的星巴克,如今在中國市場上卻動作連連。

為什麼只有阿里能做商業操作系統?|一點財經

2018年8月初,星巴克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此後它通過餓了麼第一次推出外賣,盒馬的“外送星廚”讓星巴克第一次將咖啡從“隱形”廚房遞到周邊三公里,雙方的權益和會員體系打通……

同時,有消息稱,未來星巴克將把在中國市場的經驗大力應用到美國市場,並在美國很快通過UberEats展開外送業務。

零售行業中,國外巨頭的佔比很高。由於起步較晚,在中國市場,它們往往沿用了在總部或者其他地方的經驗,將模式和經驗輸送到中國。

而隨著中國消費習慣的迅速改變,以及商業形態的更迭,類似星巴克這樣“中國反向輸出到其他國家”的情形並不少見。

寶潔正是一例。活動當天,據寶潔集團副總裁許敏介紹,此前一貫在新品上採取審慎態度的寶潔,通過與阿里這樣的平臺合作,以數據預測消費者需求,加快了新品研發進程。

許敏進一步表示,十幾年前,很多時候是國外研發進口到中國,但是現在很多時候是中國的需求被滿足之後,反向輸出到其他國家,成為他們那個國家最好、最先進的產品。2018年,借力天貓這個新品發佈平臺,寶潔的新品成功率在95%以上。

同時,許敏透露稱,過去兩個月,寶潔幾乎全球的業務單元都來中國區學習了一遍,從拉美的、歐洲的到美國的,“我覺得學的不光是手段,學的更加是業務和組織理念”。

05|結語

二十年間成長為中國互聯網與科技巨頭的阿里巴巴,今年將正式迎來掌舵人的更迭。

“我們不僅要擁抱變化,更要創造變化,成為新時代的‘造風者’”,將接替馬雲的張勇曾在公開信中表示。

他是毫無疑問的“造風者”,曾先後創造了天貓和雙11,如今兩者都已成為影響全球的商業平臺和商業現象。

從新零售到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這是張勇的又一次創造,也是他為巨頭阿里找到的又一條前景廣闊的道路——它的未來是千萬商家的數字化,是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零售變革。

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和A100計劃的出現意味著,阿里的數字化進程全面開始。

它的前方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來源:一點財經(yidiancaijing)

封面:陸 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