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之二: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2):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張可春)

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之二: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邳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北與魯南重鎮臺兒莊接壤,西與徐州相望,京杭大運河與隴海鐵路線在這裡交織,臺趙鐵路貫穿南北,北到棗莊煤礦,東與連雲港相連,它不僅是徐州會戰前線的大後方,又是魯南與華中聯絡的紐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1938年初,平津陷落,滬寧失守,日軍磯谷、坂垣兩師團欲合圍徐州,打通津浦線,再揮師武漢,以實現其迅速滅亡中國的狂妄野心。這時,徐州會戰勢在必然。

據資料記載,當臺兒莊戰局確定之後,20萬國軍日夜兼程,開赴前線,邳縣車輻山火車站,一度人山人海,非常繁忙。軍餉糧秣、武器彈藥、醫療器材、傷員轉運、慰問團體、新聞機構,無不經過邳縣境內再到臺兒莊火線。當時,從徐州到臺兒莊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簡易公路,路基和橋樑早被日軍飛機轟炸得破爛不堪,不復使用。唯一一條運輸大動脈——臺趙鐵路,顯得尤為重要。臺趙鐵路是隴海鐵路線的支線,由邳縣趙墩車站向西北,經宿羊山(沙莊)站、車輻山站,在燕子埠東北隅進入運河南岸的臺兒莊南站(貨運站),再到臺兒莊車站,全長30.3公里,絕大部分地段處在邳縣境內,由此可見邳縣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

邳縣不僅是大後方的戰略要地,而且是臺兒莊大戰的神經中樞。在大戰期間,蔣介石曾兩度到達車輻山前線視察。第一次是1938年3月24日,臺兒莊大戰爆發的第二天,他由李宗仁陪同到車輻山巡視。程思遠在《臺兒莊大捷》一文中這樣寫道:“1938年3月24日,蔣介石偕白崇禧從武漢飛抵徐州視察。行前,白崇禧特地去八路軍辦事處向周恩來、葉劍英兩位將軍請教作戰方略。周、葉兩位將軍當即提出了固守要點,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周恩來還指出:要陣地戰和運動戰相結合,把敵人消滅在臺兒莊。這一圍點打面的作戰方針,在臺兒莊大戰中,得到了李宗仁的具體貫徹和實施。”

1938年4月,作為徐州會戰第二階段主戰場的禹王山阻擊戰打響的第三天,蔣介石第二次來到車輻山前線巡查。第60軍軍長盧漢在《六十軍浴血邳北》一文中回憶說:“4月24日晚,蔣介石來到車輻山車站,電話通知我前往談話。蔣介石說,臺兒莊得失,有關國際視聽,必須以一個師堅守。我只得改變原計劃,令184師以一部在原地,大部進入臺兒莊,加強工事轉移禹王山的命令則暫時不實施。”

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之二: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根據抗戰老兵徐一鳴回憶: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臺兒莊大戰打響之後。指揮部由徐州搬到邳縣燕子埠。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指揮部先是設在車輻山圩,為了方便調遣,後移到燕子埠的韓佛寺,再前移到楊樓村,與臺兒莊隔河相望。孫連仲部原為西北軍馮玉祥部下,武器不太好,多為“漢陽造”、“金陵造”(南京兵工廠)、“鞏縣造”(河南),士兵均有一把大刀,全會武術,能攻善守,勇猛頑強,能打勝仗。戰鬥最要時,孫連仲為表示與臺兒莊共存亡的決心,下令炸燬運橋大運河,逼池峰城師長率敢死隊背水一戰,終於取得了臺兒莊大戰勝利;第二十軍團湯恩伯的司令部駐紮在邳縣灘上鎮,是中央嫡系部隊,武器精良,一律“捷克式”,所轄第八十五軍(王中廉)軍部駐邳縣四戶鎮,其第四師(陳大慶)師部駐邳縣岔河鎮,第五十二軍(關麟徵)軍部駐邳縣艾山,關軍長指揮連房山、虎皮山、艾山一線作戰。第六十軍軍部邳縣北部車輻山鎮黃樓村,緊靠大運河,軍長盧漢指揮禹王山、邢樓鋪汪、火石埠一線作戰。這支來自雲南的部隊武器好,一律法式裝備,全軍4萬人,在邳縣打最大的仗,死傷過半,12個團最後縮編為5個團。第五十一軍(于學忠)軍部駐邳縣小良碧,原東北軍張學良部下,裝備一般,步槍、機槍、八二迫擊炮均為漢陽造,官兵多是東三省人,對日作戰堅決。第五十九軍(張自忠)軍部住邳縣呦鹿山,在展莊(邳縣港上鎮境內)與日本死拼,全軍只剩下9000人。第四十六軍(樊崧甫)約3萬人,在展莊樓五十九軍防地。第二十二軍(譚道源)駐紮邳縣運河站、炮車站、毛兒寓,沿隴海路運河沿線堵攔日軍西犯。第三集團(龐炳勳)部在臨沂退下,邊走邊打,在邳縣東北隅與郯城交界處打了一些小仗,已潰不成軍。第八軍(黃傑)第一四〇師系貴州部隊,駐邳縣北望母山,與勝陽山、禹王山一河之隔,屬盧漢指揮,死傷也不少。還有軍令部派來的炮七團,一個營的陣地設在車輻山、燕子埠交界處,(軍需站、醫院都設在這裡),向臺兒莊北2公里遠的劉湘日軍指揮所開炮,命中率很高,日軍損傷嚴重。

可以說,參加臺兒莊大戰的國軍部隊指揮機關幾乎都設在邳縣境內,邳縣名副其實地成為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之二: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邳州人民在徐州會戰中的歷史貢獻之二:參戰國軍的神經中樞



分享到:


相關文章: